今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在上半年集中释放、相互叠加:通货膨胀、美元贬值、次贷危机、雨雪冰冻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在这样的困难环境中,上半年我国经济仍然呈现出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对上半年的我国经济表现应该如何评价?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告诉记者,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出来时,人们对宏观经济的评价是“好于预期”,在走过半年的时候,这个评价仍然适用。
亮点不少,来之不易
GDP跑赢了CPI,对经济的发展要有信心
上半年国民经济虽然困难重重,但仍有不少亮点。首先是GDP增速仍然保持在10%以上。祝宝良说,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增长10.4%这个速度是最快的。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半年上涨7.9%,6月份同比上涨7.1%,但在世界上处于中间水平。在世界经济增长普遍放缓、物价上涨加快的情况下,中国的GDP跑赢了CPI,而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物价涨幅都大大高于GDP的增幅。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的雨雪冰冻、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个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
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在需求结构上,过度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在转变,消费增长的作用在加强,投资和消费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差同比缩小5.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增速回落,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同比增长14.5%,比上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加17.6%,同比加快0.5个百分点。在区域结构上,东部沿海地区有所放慢,但中西部的增长保持较快势头。据国家发改委的最新统计,2008年1—5月,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个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增长19.25%、18.77%、20.84%和15.71%,西部、东北、中部三个地区快于东部地区。
效益方面,在各种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虽然企业利润下滑,但仍然可观。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上半年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也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特别是财政收入增速在近年持续高增长的基础上,上半年增幅又保持在30%以上。
祝宝良认为,这么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困难,还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还是要有信心。
平稳回落,符合预期
过热的风险部分得到释放,实际增长能力接近潜在增长能力
10.4%的增速虽然在全球经济中属于领跑水平,但与上年11%到12%的速度比,回落是明显的。特别是,这种回落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从高增长进入下滑周期,引起各方的议论和担心。
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有关权威人士早就表示,这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防止经济增长偏快转为过热,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人大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的“两防”中的“一防”。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央采取了货币、财税、贸易、土地等各项综合性政策。所以说,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实,经济出现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此外,应当看到当前经济增速回落是平稳回落。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个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二季度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整个上半年增长10.4%,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总体上看,经济增速回落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的起伏。
尽管出现回落,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仍属较快水平,二季度10.1%的经济增速仍高于改革开放30年来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并未改变,增长的动力和活力依然存在。祝宝良认为,经过这轮调整,中国经济已经回归到正常增长的水平,过热的风险已经部分得到释放,实际增长能力已基本接近潜在增长能力。
能够有这样的局面,李晓超认为功在宏观调控。第一,牢牢抓住宏观,突出预见性。在遇到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中央及时决策,明确提出了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第二,紧紧抓重点,突出针对性。抓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供应,加大对农业的各项补贴,积极推广新技术;抓煤电油运,加强对紧缺方面的调动;抓低收入群体,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第三,实时盯形势,突出及时性。在重大灾害发生时,中央及时研判形势,作出决策。在价格上涨时,及时发放补贴,稳定通胀预期。
挑战严峻,从容应对
增强宏观调控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避免出现大的起落
既要保增长,又要治通胀,中国经济要走好这一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据李晓超介绍,压力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是国际因素,今年以来世界各国价格普遍上涨,近两个月来,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CPI都在冲高,有些达到了10多年以来的较高水平。而初级产品,特别是石油和粮食的价格,今年以来增长都在30%以上。据有关国际组织统计,6月份国际能源价格环比还在继续上涨,涨幅为8%。其中石油上涨7.2%,煤炭上涨19.9%。在中国开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国际因素对我们的影响非常之大。第二,生产资料价格涨幅继续扩大,对CPI也形成了较大的传导压力。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了8.2%,6月份涨幅进一步扩大到8.8%。而近期成品油和电价的上调,灾后重建形成对建材的需求等,都可能形成价格上涨的新的因素。第三,通货膨胀预期还比较强。虽然近两个月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回落,社会公众对价格上涨的预期比前一段稳定,但在当前国内外,特别是国外价格上涨较快的形势下,社会公众容易产生对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第四,下半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还比较高。初步测算,下半年价格翘尾因素将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个百分点。
物价不断上涨损害了低收入阶层的利益,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扩大,同时,成本的不断上涨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这对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祝宝良认为,由于房地产和汽车市场销售滑坡可能导致的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是当前国民经济面临的又一个严峻挑战。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明显萎缩,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3.8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价格涨幅随之出现高位回落。同时,汽车行业产销增幅呈现下降趋势,4、5月份汽车市场销售量出现了12.91%和6.66%的环比负增长。由于房地产、汽车属于支柱性产业,其销售下降会对钢铁、建材、机械等下游产业带来不利影响。在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的同时,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退潮可能带来内需产业降温,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上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好于预期”的成绩,无疑为国民经济持续向好奠定了基础。要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延续近年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既需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更需要审时度势,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