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小学教师、炮兵、经济学家……这是湖北赤壁人叶祥松的履历。这个在广州待了17年的经济学家如今任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院长。
勤奋是叶祥松最大的标签,因为发表论文量多质优,叶祥松的经济学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全是破格评上的。
“一个人一生至少要奋斗十五年!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不勤奋,什么放长假旅游啊、享受啊,这些不是应该60岁以后再想的事情吗?”感慨之处,他双目炯炯,问得记者颇为惭愧。
可一谈起不规范的股市,这个业内颇具声望的经济学家也有“hold不住”的时候。当记者问到今年股市的1999点是不是“钻石底”时,滔滔不绝的叶教授不好意思地笑了:“呵呵,我不是算命的,我自己的股票全都是亏的。”
人物档案
叶祥松,男,1957年10月生,汉族,湖北赤壁市人。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院长、广东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兼任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宏观经济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喜欢广州的理由:城市环境好,基础设施也很好,这点上,北京上海武汉都不如广州。
不喜欢广州的理由:夏天太长,一年有九个月的夏天,受不了。
偷盖公章去考研
10月27日下午,广东商学院综合楼内正在进行专业会计师考试,整栋楼都实行森严的封闭管理。不过,这并不耽误“工作狂人”叶祥松回到7楼办公室疯狂加班。走进他的办公室,两个大书柜里堆着满满的书籍,连办公桌,沙发,茶几上也堆满了材料学术刊物和报纸。
先后当过农民、小学教师、炮兵的叶祥松年轻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他说,“我没有宏大的理想,但有朴素的人生目标,那就是一定要走出农村。”
1976年,当了两年农村民办教师的叶祥松来到部队参军,希望将来退伍可以分配到城市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由于在部队无缘参考,两年后他又退伍回家参加高考,一举考入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毕业后,叶祥松在咸宁地委党校当上了教师。几年下来,他还是觉得自己更适合读书做学问,就决定考研。“当时领导不同意让我考研,我就自己偷了公章盖上去考试。”叶祥松聊着聊着,兴之所至,捋起衣袖挥挥胳膊。
就这样,1987年叶祥松考入广西大学研究生。毕业以后分到武汉理工大学,1995年来到广东商学院。
很难想象一个十多年前就评上了教授,年纪奔六十的学者工作还如此搏命。如果不是缘于热爱,没人能做到这样。
谈股市:
十块钱的股票,每股就分两毛
这能叫分红吗?
“杨百万进去,杨白劳出来,宝马进去,自行车出来……”股市“跌跌不休”,股民们自我调侃的话其实“很受伤”。“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个非常畸形的市场。”叶祥松开门见山。
究其原因,叶祥松认为有两个,一是没有把股市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功能,完全是作为一种圈钱的手段。二是大多数散户对于股市具体是怎么运作的,这其中有些什么黑幕是一无所知。
叶祥松认为,股市当务之急就是要重振老百姓的信心。老百姓信心增加了,自然会投钱到股市,股市资金自然而然就会慢慢充裕。第二,政府一定要规范股市的发行,尤其是控制新股发行的节奏和速度。在叶祥松看来,只要未来几年停止新股发行,或者控制新股发行,股市很快可以复苏。
叶祥松指出,股市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上市公司的分红机制不健全。如果政府强制实行分红,比如挣100个亿必须分80个亿。在高红利的推动下,股市肯定会复苏。而现状是公司想分红就分红,不想分红就不分红,即使分红也是象征性的分红。“每股十块钱的股票,每十股就分两块钱,每股就分两毛,这能叫分红吗?”
谈房价:
我是最不主张买房的
我家里现在也买了两套房
低迷的股市反衬着楼价的高企,经过两年多的宏观调控,疯狂的楼市终于停下了脚步,在限购政策的重压下,广州的高房价会走向何处?
聊到高房价问题,身为广州市房地产协会和广州市房地产学会常务理事的他感触颇深。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房价问题是世界各国从农村走向城市化进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国家在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房价都会上涨。不过,叶祥松也指出,这几年确实存在炒房的问题,属于一种投机型需求。而且居民的非理性消费需求也抬高了房价。“老百姓有了一套房就供第二套,有了第二套房就去供第三套,长此以往,我们就是盖几百年的房都不够。”说到激动处,叶祥松还不惜拿自己当案例:“就拿我说吧,我是最不主张买房的人,我家里现在也买了两套房。中国人的投资习惯就是这样。”
叶祥松认为,压制房价的方法就是地方政府不能再搞土地财政。“房地产成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政府放弃土地财政才是抑制房价的根本之道。
他还预测,二三十年后,中国的房价是非跌不可的。其论据是“现在一般两个年轻人结婚,加上双方父母的房产将来会为他们留下好几套房,而到那时候谁会来住?”他认为,广州的房价已经有很大的泡沫,“挤掉百分之五六十没有一点问题。”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