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8月29日报道,国家发改委的一个课题组最近对我国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地级市要建大约1.5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竟然要建超过200个新城新区。如今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阶段,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已经成为普遍问题,但是144个地级市20个新城城区的数字依旧令人吃惊。真的有那么多的城镇需要建设吗?这些城镇化的城市,真的为中国的城市建设起到作用了吗?
何为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作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中称,我国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
城镇化走上歧途
城市新区曾经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亮点之一,为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贡献了很多价值。但是,人们也担心,一些地方在声势浩大的造城浪潮中忽视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鄂尔多斯,有这样一个盲目造城的先例,应该能够为其他地方敲响警钟:城市改造计划应该谨慎抉择。
地方政府债台高筑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不少地方热衷于拉大城市框架,从省会城市到小县城都在制定和实施规模可观的城市新区建设计划,但资金短缺和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地政府。
在巨大的筹资和偿债压力下,各地只好将土地收益作为资金来源。而这种“卖地筹资”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变数和隐患。
审计署日前公布的审计结果也显示,随着土地出让收入增幅下降,地方偿债压力也在加大。 2012年底,4个省本级、17个省会城市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需偿还本息2315亿元,为当年可支配土地出让收入的1.25倍。
据国家开发银行日前预计,未来3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25万亿元,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约为11.7万亿元。而2013年至2015年,财政资金仅能支持当年城镇化新增投资的1/5左右。
长安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王圣学教授认为,各地城镇化融资目前资金需求量都很大,而且建设周期和回收周期都较长,都存在融资渠道过于狭窄的问题。随着各地债务量增加和土地收益的下降,这种融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急需构筑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为各地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烂尾工程泡沫丛生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日趋严格,部分房企正加速向中小城市转移,造成个别城市建设投资巨大,产业空心,市场需求不足,房地产泡沫有扩大蔓延趋势。
一些专家和市场人士认为,需要为房地产泡沫负责的,不只是开发商,更有地方政府。
一些地方打着推进城镇化的旗号,纷纷建设新城新区,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专家警示,这些新城新区,大多是采取卖地建房的开发模式,建设一批见效快成果明显的房地产项目,最后留下一堆烂摊子。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表示,新型城镇化,一定要汲取上一轮城市规划发展中的经验教训,避免再出现广州金沙洲、北京天通苑之类的巨型睡城带来严重的房地产泡沫。
粮食安全遭受威胁
当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与房地产企业,一边大范围圈地卖钱,打着城镇化建设的旗号,一边大面积囤地升值,威胁着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一些地方在执行国家土地政策时存在两种冲动:城镇化、工业化急需空间的发展冲动;土地财政下的“卖地冲动”。这两种冲动直接影响政府土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 “跑偏”:多占少补,先占后补,占好地补差地等现象突出,同样威胁着土地资源保护。
“城市像公司,书记是董事长,市长是总经理。”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庄子银教授说,政府主导“驾驭市场”的情况下,城镇化不是“从下到上”地以市场发展为基础进行,而是 “从上到下”地按照领导要求进行,这导致土地不能按照市场方式和价格来配置。“这对于耕地的保护是十分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