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一词频频出现,引人注目。
“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由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6月召开的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2013年12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总结2013年以来工作时指出,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深处着力、精准发力,推出一系列创新性政策措施。
元旦前夕,李克强在天津考察时也提到宏调创新。他说,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形势,我们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货币政策主要指标符合预期目标。
分析人士认为,宏调创新体现了新一届政府“稳增长”的新思路,并将在2014年得以延续和进一步完善。
更兼顾长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2013年宏观调控的一大变化是,从关注当前为主转变为更加兼顾长远,更加注重避免片面追求总量扩张的倾向。
实际上,李克强在2013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就提出,要在“有效应对当前,更加注重长远”两个方面下功夫。
“以往,中国的宏观调控更注重短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对中长期规划的重视不够。”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速度要实实在在,不要盲目攀比,不要有水分”“使中国经济不发生大的波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决策层思路的调整从十八大以来李克强的诸多新表述中可见一斑。
重预期管理
在长远和当前之间寻找平衡,怎样的增长速度最好?做好对经济增长的预期管理成为今年宏调的另一处创新。
“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上下限”“坚持底线思维”“在必要和可能之间、在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之间,找到一个'黄金平衡点’”……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上述言论无不透露出对预期管理的重视。
庄健告诉记者,舆论中不乏有声音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硬着陆”风险,新一届政府提出“底线思维”的表述,用合理区间和上下限来引导市场预期和方法,效果很好。
关注供给面
张立群认为,在继续稳定需求的同时,2013年以来调控还更加关注政策对供给面改善的效果。
“财政、货币政策不仅注重调节需求总量,而且注重兼顾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能力增强,包括企业发展环境的改善,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他说。
以货币政策为例,尽管2013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但2013年政府并未通过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刺激需求。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此外,减免小微企业税收负担、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等结构性减税措施的推进,也佐证了决策层对改善供给面的关切。
2014:寓改革于调控中
受访专家认为,2014年是经济转型将进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新时期,以改革来完善调控是2014年宏调创新的最大看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保持调控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同时,会议提出要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改善宏观调控,寓改革于调控之中;要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宏观政策的黄金平衡点,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
“最大的创新点,就是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来实现稳中求进。”张立群说,期待2014年政府全面落实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通过体制机制的实质性完善,化解债务风险和过剩产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让经济发展“上档升级”。
庄健则认为,无论是调控创新还是成果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黄金平衡点如何找、存量流量的关系应该怎样、需求和供给如何平衡,这都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很有必要。”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