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新“孟良崮战役”

2016年09月23日 09:42
来源:爱临沂网
蒙山苍苍,沂水汤汤。
临沂,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震惊中外的孟良崮战役就发生在这里。在沂蒙精神的引领下,全市凝心聚力,埋头苦干,1995年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整体脱贫。“十二五”期间,共实现减贫97.8万人,其中2015年实现减贫21.8万人。
2015年年底,当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一场脱贫攻坚的新时期“孟良崮战役”又在蒙山沂水间打响。
全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要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不让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嘱托,一丝不苟“摘穷帽”,全力以赴“拔穷根”。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临沂市脱贫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探索创新脱贫攻坚模式,坚持“一村多业、一户多策、一人多岗”,坚决打赢这场不能输的攻坚战。
弘扬沂蒙精神 凝聚脱贫合力
由于历史自然原因,截至去年年底,临沂市还有568个贫困村、44.2万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量的1/6,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
“临沂发展史就是脱贫史。”革命战争年代诞生的沂蒙精神,依然鼓舞和激励着今天的沂蒙人继续前行。市委、市政府在提出攻坚脱贫目标后,决定以扶贫开发工作统揽“三农”工作,精准扶贫,综合施策,让贫困群众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突出精准理念,临沂市全面实施“百千万”沂蒙老区脱贫攻坚行动,并全力推进“双16”计划。前者在机关,选派县级干部分别联系帮扶156个乡镇,2000名第一书记覆盖所有贫困村,8.6万名机关干部与群众“结亲连心”;在社会,号召百家强企帮镇、千家电商帮村、万家志愿家庭帮户,不拔穷根绝不收兵。“双16”计划,就是把16个县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部,16个行业部门分别制定了党建、产业、金融、搬迁、旅游等扶贫方案,齐心协力,实施“精准滴灌”。
扶贫要动,数据先行。为了摸清家底,临沂市在全市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三问三清”活动,即一问贫困户为什么贫穷,二问省定重点村为什么贫困,三问联系镇发展为什么落后。这一系列的前期措施,为扶贫工作做到措施清、责任清、时效清,实施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大赵家屯村村民孙纪兰的丈夫患有股骨头坏死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陷入贫困。前段时间,村里的第一书记帮她流转出2亩多地种植果园,每亩地每年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并且她还能到果园打工挣钱。“打工加上流转土地费,一年能收入七八千块钱,够花的。”孙纪兰说。沂水县确定了“精准识别、精准对接,分类管理、因户施策”的工作程序,建立了精准扶贫“6636”工作格局,实现各类扶贫资源的科学配置、高效使用,形成衔接紧密、运行顺畅的工作链条,加快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扶贫攻坚,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以燎原之势兴起。精准识别,让扶贫不掺一丝杂质;精准管理,让扶贫运行得更阳光、更透明。同时,我市将“扶贫更扶志”的精神扶贫纳入精准扶贫规划,通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结亲连心,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意愿,贫困群众开始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
创新扶贫模式 拔掉贫困根子
在今年新一轮扶贫开发中,我市适应扶贫对象、扶贫阶段、扶贫任务的新变化,创新创造,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转变。在县区,产业、行业、社会扶贫等各项措施因地制宜、综合运用,让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我市将产业扶贫作为拔穷根的主要措施,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推动每个贫困村发展一到两个特色产业,力争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增收项目。
今年依靠早熟油桃,兰陵县庄坞镇肖姬庄村杜元美家一个大棚就挣了10万多元。从她家大棚向外看去,一个个大棚整齐排列,这是村里的扶贫开发项目区。村党支部书记杨德胜说,通过扶贫项目扶持,村里实施了大棚葡萄园区建设,大棚葡萄上市开秤就是每斤20元,一亩葡萄纯收入2万多元。
金融扶贫是临沂市扶贫模式的一次创新。为了解决贫困户创业资金短缺等问题,我市开展了“扶贫小额信贷”,在试点成功基础上,全面推开“富民农户贷”和“富民生产贷”,为贫困户脱困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罗庄区高都街道办事处贫困户陈立才就依靠小额贷款,买了两头奶牛放在养殖合作社寄养。这种“奶牛托管饲养模式”非常适合家里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每头奶牛每月可分红210元,两头牛一年就是5000多元。”陈立才很满意。
还有电商扶贫,我市通过发展“淘宝示范村”,培育电商带头人,扶持开办1000家扶贫网店,打通工业品下行、特色农产品上行的脱贫通道。旅游扶贫,精心打造31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点村,加快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变山区为景区,村村度假村、户户农家乐,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
从党建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到旅游扶贫、孝善扶贫、电商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临沂市多种扶贫措施齐上,“摘穷帽”与“拔穷根”并举,各项扶贫政策、资金、项目、措施精准落地、效果显著。
探索体制机制 实现稳定脱贫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针对遇到的关键问题和难题,临沂市创新思维、创新举措,研究新机制,探索新路径,为扶贫攻坚工作发展理顺了通道。
在沂水县许家湖镇快堡村的榛子园,64岁的贫困户杨秀全脸上写满了喜悦,“我有两份榛子园的干股。现在我在这里打工,以后榛子结果就有分红。”村里规划建设榛子园,鼓励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每年年底按照股份进行效益分红。
快堡村“股权收益”的精准扶贫模式,是我市探索解决扶贫资金保值增值和收益二次分配的一项新机制。目前,各试点村、镇通过专项扶贫资金变股金、村级资源变股权、集体资产变红利等方式,实现“村富带民富、村民共同富”。
无劳动能力群众,是扶贫工作的“最短板”。我市通过多元化精准扶持,综合运用扶贫车间、虚拟岗位、折股量化、村民互助、社会保障等措施,兜底实现全面脱贫。
8月29日,莒南县道口镇西野埠村的汲克花老人,收到了村里孝老爱心理事会送来的1170元“孝爱基金”。75岁的汲克花身体不好,老伴早已去世,子女生活也很困难。“村里给我办了低保,每月还有100元‘老年钱’,再加上这份钱,过日子是没什么问题了。”
就在8月26日,道口镇刚刚举行了全镇家庭孝老爱亲基金发放仪式。5天时间,全镇33个行政村的“孝老爱亲基金”全部发放到位,共有3600多名老人受益。“老人子女上缴260多万元,全镇爱心人士捐助73万多元,全部以现金形式发放给老人,没出现一点误差。”道口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孝善养老扶贫模式的推行,不但解决了贫困老人的生活问题,还在全市形成了养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为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让更多贫困户脱贫不返贫,我市还探索了插花村脱贫新机制、扶贫理事会参与脱贫攻坚新机制以及建立扶贫收益滚动使用机制等。
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临沂市正以44.2万贫困人口为精准扶贫对象,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

合作媒体

  • 搜房网
  • 焦点房产
  • 腾讯蓝房
  • 齐鲁晚报
  • 鲁南商报
  • 交通电台
  • 临沂在线
  • 山东房产联盟
区域:
姓名:
手机:
QQ:

家在临沂网团购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