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正在落幕。
三四月份以来,主要上市房企相继披露了2019年的业绩情况。一方面,相较于2018年,房地产企业的规模增速已大幅度放缓;另一方面,受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房企们盈利能力也面临着下行压力,毛利率、净利率均呈下滑趋势。
越来越多的房企提出,要实现从“重规模”向“重质量”的转变,而提高成本管控能力、实现管理精细化转型,将是它们提质增效的主要途径。
毛利率下滑,房企盈利能力面临考验
2020年开年以来,行业不时传来裁员、降薪的消息,即便是头部房企也未能幸免。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当然有疫情影响的因素,但更不可忽略的大环境是,房地产行业“遍地黄金”的时代正一去不复返,房企盈利能力面临着颇为严峻的考验。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受营业成本大幅增加的影响,2019年,50家典型上市房企加权平均毛利率为29.9%,同比下滑3.1个百分点,整体毛利率创下2016年以来的最低值。
这其中,部分规模驱动型房企毛利率下滑幅度偏大。如正商实业(HK.00185)在2019年的毛利率为25%,同比降低了20个百分点,是百强房企中降幅最大的房企之一;建发国际(HK.01908)实现毛利率25.86%,较2018年同期减少7.4个百分点;弘阳地产(HK.01996)毛利率降低了6.1个百分点至25.1%。它们将原因归结于结转收入结构的变化。此外,限价政策也对毛利率带来了一定冲击。
克而瑞分析指出,2017年之后,土地市场价格上升、竞争加剧,房企普遍面临较高的土地成本,各地历史地王进入结算期是导致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保利地产(SH.600048)、龙湖(HK.00960)等头部房企的毛利率仍维持在高位。期内,龙湖毛利率微降至33.6%,保利地产的毛利率提升了2.48个百分点至34.97%;此外,华夏幸福(SH.600340)、越秀地产(HK.00123)、当代置业(HK.01107)的毛利率也略有上升。
龙湖CEO邵明晓在业绩会上称,公司的土地储备主要聚焦在一二线城市,只要地不拿错,加上公司的运营能力、费用管控等做得相对不错,在行业内保持一个相对靠前的毛利率水平是非常有机会的。
不过,在明源地产研究院执行主编艾振强看来,受限价政策等因素影响,毛利率下滑会是地产行业的大趋势。
房企由规模驱动向利润驱动转向
伴随着毛利率的下滑,房企的净利率、归母净利率也面临着下行压力。2019年,5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加权归母净利率和归母净利率中位数分别为10.9%、10.5%,分别下降了0.9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蓝鲸房产注意到,由于毛利结算所反映的是过往2到3年的业绩情况,面对着土地、建安等成本的上升,中国金茂(HK.00817)、弘阳地产等房企已提早做出了谋划。如为了降低拿地成本,近年来金茂积极发力城市更新领域,土地获取手段也变得灵活。2017年至2019年,中国金茂拿地价格分别为:10832元/平、8124元/平、7525元/平。拿地成本逐年下降,意味着房企盈利空间也正在变大。
而对于逐渐走低的毛利率,弘阳也正探索解决之道。弘阳地产CEO申广平指出,“现在我们的商业和地产联动取地模式已经成熟,这样的模式成本很低,利润回报丰厚。”
阳光城(SZ.000671)CEO朱荣斌则表示,要改善毛利率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如买地的环节、设计的环节、大运营环节。此外,财务成本把控上也有文章可做。
克而瑞分析称,面对企业经营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行业盈利下行趋势的压力,房企只有通过修炼内功、提质增效,不断优化项目的投资布局,提高自身的产品力打造以及成本管控能力,才能在逆势下获取利润、保障自身盈利预期的实现。
虽然房企开始向“有质量增长”进行转向,但不可忽视的是,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并未改变。中指院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来看,中小房企的融资仍然困难,随着规模房企资金面的改善,预计新一轮的收并购大潮将上演。
因此,对于尚未完成规模冲刺的中小房企而言,如何实现销售额和利润的双提升,进而实现有质量的增长?依旧是摆在他们面前的老大难题。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