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圳陆续发布利空学区房新政后,北京学区房市场升温引发关注。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北京多个热门学区发现,客户集中、房价高涨现象仍在持续。
“昨天看好的房子还没付定金,今天就被其他买房人加价预定了。” 为让孩子择名校入学,王晓(化名)关注学区房已有一段时间。王晓向记者透露,2020年12月,她曾经关注一套位于中关村二小附近的房屋,挂牌价792万。三周后,该套房屋以889万总价成交,“不到一个月涨了将近100万”。
学区房高温不下
“天价”学区房,仍然抢手。
“从表面看,APP上看不到售价超过18万元/平方米的房屋,但实际上,这类房子还有很多。例如中关村三小片区的蜂鸟家园,45平米的单间总价超过1000万元,学区房不愁卖。”海淀区中关村某房屋中介李林(化名)告诉记者,北京学区房价格仍然在上涨。
这波上涨行情在2020年四季度已初现端倪。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向记者表示,从2020年11、12月的数据来看,北京市二手房网签量同比已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他指出,一些老旧小区由于有学区名额,售价长期处于高位,但也在随着学区政策不断推进而逐步变化。他认为,单纯从老旧小区回归其本身的居住价值来看,当下热炒学区房有着极大风险。
每年5月前,学区房总会有一波行情。多个房屋中介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各中、小学校通常会在每年5月进行生源信息采集,学区房会在3-5月达到成交高点,这也直接导致了一季度学区房成交“量价齐升”。
5月生源信息采集期即将到来,部分房屋中介也在不余遗力宣传学区房的“熊猫属性”,以此来拉高卖价,促成交易。
在上地学区某房屋中介公司的办公区内,记者发现,许多中介向家长介绍“学区房肯定会涨”、“临近信息采集期、再不买就来不及了”说法,甚至有中介提出“去年疫情压抑了购房需求,今年北京学区房肯定还会上升,一旦普涨到时候再买就亏了”的预判。
此外,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资源相关人士还告诉记者,疫情之后,部分海外留学生转入到国内就读,整体入学人数上浮。同时,“二胎”政策后北京新生儿比率上升,这批新生儿在2021年即将达到入学年龄。这两类家庭集中入市,确实形成了一定影响。
该人士透露,由于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个别学校,且日前多家线下补课机构被严查,很多家长更加注重在校教育质量,师资力量较强学校附近区域的房屋成为抢购热点。
一名教育行业资深专家告诉记者,近年,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倡导深化教育改革,旨在推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教育公平。但目前看,教育资源仍属稀缺资源,这也间接导致了学区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高位运转。
教育改革为学区房“降温”
对于高温不下的学区房,多地开始出台新一轮干预办法。
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提出“名额分配综合素质录取”的改革办法;深圳紧随其后发布龙华区入学积分新标准,并就深户和非深户积分计算方式、大学区与单片区加分项等内容,向公众征集意见。
对此,市场反应激烈。
有市场人士预测,上海、深圳陆续推出教育改革新政,学区房要“凉凉”。一名来自上海的楼市分析师告诉记者,上海学区房数据近期并未出现明显波动,个别案例不能代表整体市场降温。
事实上,北京早在2016年就实施了“校额到校”招生方式。简言之,各高中学校在中考录取的时,优质高中校会拿出一部分名额,分配到各个一般公办高中校,以此保证学生就近入学。
效果并不明显。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2021年2月,北京二手房网签13965套。其中,海淀均价84331元/平方米、西城二手房价最高已达到103847元/平方米,这两个学区房大区的房价,已远高于北京2月房产均价55399元/平方米。
对房屋交易中介机构涉嫌炒作“学区房”概念、借机哄抬房价、代理未经房主书面授权委托房源等违规行为,北京也在加大力度进行调查取证,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中介机构作出行政处罚。
2021年初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对违规挪用经营贷炒房的行为展开了“围堵”。
北京银保监局近日通报,辖内银行对2020年下半年以来发放的个人经营性贷款等业务合规性开展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个人经营性贷款金额约3.4亿元。广东相关部门排查发现辖内(不含深圳)银行机构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
亿翰智库研究员亿小北向记者表示,单纯的严查“学区房”炒作恐怕只会引起表面降温,实际成交依旧火热。要想让学区房真正降温,只能通过断开房产与教育资源的挂钩,平衡教育资源来实现。
平衡教育资源难以短时间内达成。通过一系列组合政策,为非理性抢购学区房降温或是现阶段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