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海南频迎金融利好。
《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接连落地,为保险行业在海南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鼓励创新发展保险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提出:扩大保险业对外开放;就海南与港澳地区保险市场深度合作加强研究;借鉴国际经验和通行做法,探索制定适合再保险离岸业务的偿付能力监管政策。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立足海南外向型金融的定位,与港澳地区的保险机构探索创新的业务模式,发挥离岸金融业务在税收和政策上的优势,丰富境内保险公司的选择。尤其针对再保险业务的国际化特点,在进行全球的风险分散安排时,在确保偿付能力监管有效的情况下,离岸模式可以获得更便捷与丰富的选择同时,也可以引进更完善的经验与方案。
《意见》强调,创新发展保险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在海南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并在账户独立、风险隔离的前提下,向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管理产品。支持海南保险机构开展境外投资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加强创新,围绕环境、农业、旅游、健康、养老等领域,研发适应海南需求的特色保险产品。
周瑾表示,一方面,鼓励在海南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并在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资管产品进行融资,可以给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提供一个新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进一步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支持海南的保险机构开展境外投资业务,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可以更好地分散风险和发现投资机会。
周瑾续称,除资产端的改革创新外,业务端则是鼓励海南的保险机构利用本地特色,开发特色的保险产品。譬如,围绕着海洋环境生态和海岛旅游及康养等主题,设计相应的养老保险、旅游保险、农业保险以及与其特色产业相关的财产险责任险等创新产品,从而赢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此外,《意见》指出,探索开展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支持境外投资者投资海南自由贸易港内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资产管理产品。
为医药卫生创新创造条件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亦有一系列利好政策。
例如,支持证券、保险、基金等行业在海南发展。依法支持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落户海南。鼓励发展医疗健康、长期护理等商业保险,支持多种形式养老金融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根据职能定位,按照农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化原则,结合第三方评估评价信息,依法合规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提供金融支持,鼓励保险机构配套开展农业保险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对创新医药卫生领域等的支持,也为保险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例如,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立海南电子处方中心(为处方药销售机构提供第三方信息服务),对于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处方药,除国家药品管理法明确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外,全部允许依托电子处方中心进行互联网销售,不再另行审批。海南电子处方中心对接互联网医院、海南医疗机构处方系统、各类处方药销售平台、医保信息平台与支付结算机构、商业类保险机构,实现处方相关信息统一归集及处方药购买、信息安全认证、医保结算等事项“一网通办”,海南电子处方中心及海南省相关部门要制定细化工作方案,强化对高风险药品管理,落实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相关主体责任。利用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监管、药品流向全程追溯、数据安全存储。
在乐城先行区设立国际移植医疗康复诊疗中心,与各大医疗机构对接开展移植医疗康复诊疗。符合条件的移植医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现异地医保结算便利化。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探索研究移植诊疗和康复相关保险业务。
圆心惠保CEO彭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些政策精准推动了海南的发展,大胆创新,不设条框,全面重构了行业准入与监管机制,在市场准入体系建设中形成了更加有活力的改革创新氛围。特别是提出的针对医药卫生领域的市场准入方式,进一步助推了健康海南和海南自贸港建设。
事实上,保险公司此前借助海南的一系列政策已有探索和实践,比如在特药险上。所谓特药险,主要是指为医保外特药(特药指治疗重特大疾病需要使用的一些费用较高、疗效确切且无其他治疗方案可替代的特殊治疗药品,主要包括抗癌所需的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提供费用保障的一类新型健康保险。例如,太平人寿推出的特种药品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太平海南自贸港全球特药医疗保险”。
圆心惠保也以创新特药服务助推海南自贸港建设。彭煊表示,圆心惠保将不断探索跨境医疗保险的创新模式,联合全球药企厂商共同参与特药保险保障领域,将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特药险模式推行到更多城市。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