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阜、码头、工业城市、药都、鱼米之乡这些过去的城市标签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与功能组团一体化规划的背景之下渐渐远离了日常的语境,却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细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民谚至今仍是城市文化延续的内在机理。
什么样的商业可以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表?
几乎所有的项目在立项定位时,都试图融入在地客群的生活,并力求通过与属地文化的结合,营造出可以通吃在地客群与旅客客群的兼容型特色商业,以应对国内日渐增长的旅游市场以及同城商业激烈的竞争。但事实情况是大多数项目只是斥巨资造了一个特色建筑群,引来打卡者无数,却拍完即走,距离塑造融合城市文化的特色商业越来越远。
建筑确实是城市人文的重要载体,但建筑的实质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空间。而一个城市的文化是一座城市生活居住者长期奉行的习惯与传统构成,文化与建筑始终都是内容与载体的关系,通过对载体的锤炼可以提升对内容的适用性,但绝达不到“载体即内容”。
尽管田子坊与新天地同样基于石库门建筑风格打造,但在旅客客群眼中,新天地却更能找到代表上海的“味道”,若提及谁是上海城市商业的名片,后者被提及的频次总能超越前者。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内容上的巨大区别,田子坊尽管仍与居住区比邻而居,但其与社区居民相去甚远,引驻多位艺术家的工作室,定位现代创意聚集地,构成主要的可经营面积使用者。新天地就与此不同,其业态构成按照当代消费趋势策划,涵盖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主力时尚精品店紧追国际流行色,不逊半步,是诸多时装品牌首发的重要选择。
2021年4月28日,ArtPiece香港铜锣湾店开业。作为知名的港口与商埠城市,香港是美妆、奢侈品、珠宝等热门大消费领域的购物目的地。 Artpiece因地制宜,集合艺术+购物+生活品味的概念,在铜锣湾开设了具有27层美妆和体验的美业购物商场,引驻超过200+个国际知名独特美容品牌。
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存在着与之类似者,这些项目往往承载了的当地政府对外展示的极高期待,并在初期引来了大量的打卡客流,却在近年间渐渐已成了在地客群避之不及,外来客群打卡即走的典型。原因无他,老字号也好、非遗传承也好,传统的商品与手艺都已逐渐戴上“传统的高帽”,与市井生活渐行渐远。或许因为有心复原了的建筑,引来一时猎奇的游客,但仍然无法令游人走出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深入感受属地文化魅力,参与到属地商业。
对于外来客群而言,最好的风景永远是在地客群的行为活动,最好的体验永远是在地客群的生活体验。在地客群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与传播者,外来客群才是城市文化的欣赏者与定义者。一个与城市文化生活融合的商业,是既可以为在地客群提供生活服务,也可以为外来客群提供体验的。
2020年6月开业的日本涩谷“涩谷横丁MIYASHITA PARK”。“横丁”的日文原意为“小街道”,通常是指隐藏著许多美食居酒屋的狭窄巷弄,户户杯觥交错气氛怀旧,涩谷横丁在敲定了支持滑板、攀岩等小型户外运动的楼顶城市绿地公园后,将全长100公尺的1楼分为13座“食市”,从北海道到冲绳,以及韩国、横滨中华料理等。同时,涩谷横丁MIYASHITA PARK还结合地方文化与娱乐活动展开各式表演,囊括了从二次元到明治时代的日本传统演歌,传统夏季风物诗之“盆舞”,形成了烟火气与观赏性并重的独特风景,吸引了巴黎时尚巨头LOUIS VUITTON入驻。因该项目紧密沿袭涩谷的流行文化,聚集了音乐、舞蹈、杂志书籍、等的“文化”业态,已成为当地知名的公共艺术平台,形成了“白天艺术活动中心,晚上夜市”的独特模式。
与城市文化融合的首要条件
能够符合属地城市文化的商业,一定深谙属地城市文化的内在符号。在上海新天地大获成功的国际时尚,也许搬到北京前门就未必能如此成功,只因两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不同。上海新天地能够外来、在地客群通吃,顺利融入上海的文化与生活,只因为找准了上海的“洋气”文化内在符号。
自清道光年间开埠起,历经一百年整的租界史,汇合英、美、法、德、日、葡、意、俄、印等多国文化与商品,始终都是东西方的重要贸易交流城市。在屈辱的租界时期中,外来列强受本国的多重内在矛盾影响,把上海作为了重要的远东商品输出贸易枢纽。相比广州在国际贸易上的物流意义,上海更多的聚焦于东西方的上层社会接触,不论金融、政治还是商业,乃至于上海租界一度成了下野军阀做“愚公”的庇护所。由此产生了影响深远的租界文化、洋行文化以及买办文化,百货大楼比邻而居,甚至一度有“十里洋场”之称,这都助推了现今上海的“小资”、“洋气”等商业标签的形成。
1917年10月20日,中国第一家自建百货大楼先施公司在上海南京路正式开业。当时由于到商场的人太多,整个南京路都堵塞了。先施公司不单纯是一个购物的场所,开业当日,其附设的屋顶戏院、东亚旅馆和豪华餐厅也开张,杂耍、宁波滩簧、绍兴戏、京戏、变魔术的、吃点心的,一时间人山人海,甚至有人流连忘返,数日不归。
由此可见,找到城市的文化符号是打造高度契合城市文化生活项目的首要条件。而城市的本质是人类因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所采取的群居形式,因此城市的文化符号往往与城市在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功能直接相关,以其支柱产业形式作为主要的外化元素。结合着文化传统的现代商业,总能展现出极大的活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火炕的东北餐馆总是人流如织,能游船的小镇上民宿总是供不应求,节假里北京城郊需要提前三个月预定的度假酒店总是傍山而居。
商埠、码头、工业城市、药都、鱼米之乡这些过去的城市标签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与功能组团一体化规划的背景之下渐渐远离了日常的语境,却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民谚至今仍是城市文化延续的内在机理。
德国索林根市,在Karstadt百货公司原址上兴建的花园购物中心,闻名国际的德国双立人、WUSTHOF等刀具品牌即诞生于此,是知名的工业城市别称“刀片之城”, 花园购物中心根据索林根城市的工业历史,设计了自然-工业-时尚作为主题的整体建筑。 场内集合了军用、厨用、户外等多类刀具品牌,成了当地的“旅行者刀具纪念品集合商场”。
除了餐饮,就没有能够承载城市文化的业态了吗?
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语境延展,能够承载文化价值的业态更多还是停留在了吃,事实上餐饮也确实是大多数项目兼顾属地消费习惯时考虑的重点业态,可这样的惯例导致了一个误区:除了把无法交易的展览和餐饮做个结合,几乎就没有更多能够展现属地文化的内容了。
事实上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是必然不止步于餐饮的,前文中我们已然阐明:外来客群是城市文化的定义者,所谓展现城市文化,正是展示市民生活,在地客群的生活正是外来客群的风景。北京市民是否蹬着布鞋喝着大碗茶逛胡同?上海市民是否喝着咖啡逛着国际品牌?回答这些问题,正是明晰前门步行街与上海新天地本质区别所在。
日本秋叶原,知名日本二次元主题商业区。在二战之后这里形成了售卖稀罕的高品质电子产品的黑市,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秋叶集开始陆续集合了电子产品店、模型玩具店、动漫产品店和主题咖啡馆等青年业态,最终形成了千店规模的商业区。随同秋叶原商业街同步成长一批二次元领域内的知名商店,LAOXSOFMAP、石丸、YAMAGIWA、玩具手办店"寿屋"、山本掏耳店、东京动画中心、Cosplay-Cha、@home cafe。2003年,日本本土咨询机构调查显示,7%外国游客曾到访过秋叶原。
被殖民者占据过的地区往往存在着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东西方融合,北方的城市因寒冷的冬天产生了洗浴文化,商埠城市总有属于自己的市井休闲方式用于社交,码头城市常伴生更丰富的早餐。这些留在属地客群生活习惯中的细节,并不曾被高度连锁化的商品市场所吞没,反而在商品供给过剩的市场里因坚持而变得独特。在一个麻将牌都要分出多种打法的国家里,最不缺少的就是多元化。
除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餐饮,在地客群的那些由来以久的穿着、出行、家居习惯都存在着极大值得挖掘的空间,正如东北的高档商场里可以有皮草,广州的商业里近年出现了咏春教学,川蜀之地盛行采耳文化更甚其他省份,北方美业重保养,南方美业重彩妆。那些深受当地自然条件、社会人文、产业功能影响的商业业态与消费价值观都有可能成就城市文化的有机单元。在以竞争为主题的存量时代中,服务、情怀、舒适、品质任何一个对消费者有直接价值的单元都会构成竞争优势,当前的商业经营既需资源优势,更需用心巧思。
在此睿意德的顾问同学特分享一个简单的复合属地人文业态挖掘的方法,既然构成市民生活重要的基石是城市在国家层面的功能记忆,那么不妨着手直接从历史的宏观层面进行挖掘。
一百年前的社会与自然条件,本地居民的生活有哪些为人津津乐道习惯?哪些被延续至今?受限于一百年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宏观因素影响,市民生活必然会产生与之匹配的生活方式,并深入到衣、食、住、行的细节当中。如果一百年的时间,都不曾被磨灭的细节,就必然有其能留存下来的深层次原因。正如在航道中接驳两个国家的区域必然因政治安全而产生独特传统,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域必然有特殊的食品保存方法,被异族统治过的地区必然对传统文化视若珍宝一样,我们从历史进入生活,再从生活的细节逐渐返回当代,构建出基于历史宏观因素与当代市民生活的一一映射关系。通过对比这些或已消失或延续至今的生活习惯,从中找到市民生活的内在关键词,自然就可以解读出城市文化的符号。
一百年前的北京,遗老遗少提笼遛鸟,进步青年停课罢工,如今斗蛐蛐遛鸟已不再盛行,四海升平也不再有政治对抗,但青年间的文艺活动交流,中年人的学术专业碰撞,老年人的退休活动从不见半分冷清。他们永远兴致勃勃,永远热情洋溢,永远关注自身的状态是否自在,一百年间至今不论环境怎么变换,留在北京市民生活文化里的还是逃不出一个“玩”字。在北京的市民消费中,追求玩乐的同时并保持自在地享受,是永远的消费重点。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存量时代里,文化成了兼容外来与在地两大客群,拉长停留时间,增加二次消费跳转的法宝。然而文化本身的特性却导致了商业做文化,需要慢工出细活,成了商管公司急躁脾气的诊断医生。业内有过“Mall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说法,曾经粗放式的装填方法到了如今的红海市场里,开始理所应当地力不从心,毕竟在人们的口耳交接中绵延数百上千年的文化不可能在三五年内伴着几个品牌就顷刻而起。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