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家公司高价购入上海内环内一黄金地块,显示出开发企业的信心正重返上海的土地市场,且日渐出现过热的倾向。而上海当地政府放低土地价格的“身价”也是促使成交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之前一些大型国企的身影似乎正在渐渐模糊。他们正在低调寻觅一些价廉物美的不动产,商业领域,或者是工业领域。按照仲量联行中国工业部总监司徒艺(Stuart Ross)对CBN记者预计:到今年下半年,更多的收购案例就会浮出水面,一些房地产非主业的国企会大举吃进上海的物业。
民企重拾飙地热情
6月11日14时25分,随着主持人一句“200903501015 号竞买人竞得本地块”,上海“新地王”尘埃落定。
备受业内关注的35号出让公告中的黄金地块——长宁区周家桥街道91街坊地块最终被南京朗诗地产旗下的上海朗华置业有限公司以4.22亿元的价格竞得,此价格高出起始价格2.1083亿元,溢价达99.8%。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所做的上半年住宅用地统计:这一地块以近2.2万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位居楼面地价榜首,成为“单价地王”。
事实上,这天还发生了已消逝了一年之久的红火场面。有一些细节不容忽视,例如:当日上海公开招拍挂共有7幅地块,其中,针对这幅黄金宝地共有70家房地产企业领取了竞买申请书,而竞买申请企业也达到了15家。另有,现场应战的和观战的包括和记黄埔、新鸿基地产、丽丰控股、绿地集团、景瑞等数十家开发商代表。
买家众多,直接带来当日土地无一流标的“喜讯”,出让机构一日斩获土地款合计达23.58亿元。
与北京“地王”的央企背景不同,上海的土地大都由开发企业光顾,而国有企业的心思则更多地花在了大宗收购的商机上,他们对不动产的兴趣远大于土地本身。
“事实上,‘地王’只是一幅面积很小的地块。但是由于内环内土地少得可怜,所以开发商乐意付出代价。” 克而瑞(中国)首席研究员陈啸天对CBN记者解释说。
国企“韬光养晦”
上海有两家国有企业在第二季度的楼市热浪中出尽风头。今年第一季度,上海陆家嘴(25.80,0.00,0.00%)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收购了上海浦项商务广场大厦的全部资产。
这一以项目公司形式发生的收购案例交易总价值不超过人民币17.6亿元(包括项目公司负债和其他或有负债),并因此成为今年上半年仅有的两幢整栋交易中的一例。
之后,本周一(6日),北京黄村19号商业金融和混合用地、20号居住项目,最终在243轮竞价后,以30.25亿元的成交价格,被国企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摘得。
“大家都等不及了。”上海一家开发商坦言,此言的背景是“带头大哥”万科集团从今年5月份开始,打了兴奋剂般地疯狂现身各地的土地招拍挂现场,以期“血拼”优质土地。此时的楼市大形势,是上海楼市正在经历一个特殊时期:大多数开发商再度步入“广积粮”的阶段,也是受限于其销售加快,却又余粮不多的窘境。
掩映在大范围的开发商大举入市背后,国有企业显得没有那么扎眼。
由于过去几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红火,上海大多数国资公司都曾涉足房地产开发并且获利颇丰,但是到去年下半年,根据上海市国资委公布第三批、第四批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主业目录:主业中留下房地产开发的仅有四家,并且各有侧重。
“只要资金充沛,现在是一个不错的入市良机。” 江苏一家开发企业的分析员对CBN记者明确表示。他认为:无论是整幢物业还是单幅土地,现在都还没有高到离谱的状态。数据证明:即使经过近100%的溢价,这依然没有突破历史的“高度”。这也是国企与民企纷纷觊觎楼市的原因所在。
“所以现在大批的国有企业、有政府背景的地产企业,会同来自美国、新加坡以及澳大利亚的海外信托基金,都在积极洽谈工业、物流等不动产——他们从那些希望节省开支的跨国公司那里寻找收购机会。同时他们还在关注一些便宜的商业不动产项目。” 司徒艺对CBN记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