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重庆调控房价的目标是:一个正常就业的普通家庭,6.5年的家庭收入可买得起一套中低档商品房。看上去,6.5年正常就业的普通家庭可买得起中低档商品房,既不夸大,又没有强行降低标准,是个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房价收入比。实际上不符合楼市的实际情况。
就重庆而言,政府的决心显而易见。但是,要真正达到这个标准,还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重庆市统计局公布今年1~7月全市住宅销售均价3185元,同比涨了597元,涨幅超过两成。不过,和上半年相比,同比涨幅有所放缓。如果按照这个房价,90平方米的住宅,需要28.6万元。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收入。在所有的统计口径中,并没有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的统计数据,因此,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据加权平均。2008年重庆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68元,同比增长4.7%。去年重庆全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人均月工资为2248.5元,月均比2007年涨323元。统计显示,全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去年人均工资为26982元,实际家庭收入53900元。
如果按这个数据,实际上重庆市民6.5年的收入,已经可以买得起现在的房价了。那么,为什么实际上还是许多重庆居民买不起房呢?这里面还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问题,一个就近买房的不现实问题。这两个问题不是结构性的,而是普遍性的。
从数据层面来理解,可以说重庆房价一点也不高,而市场的实际情况是,3185元的房价,对重庆城区的居民来说,只能是天方夜谭。在一个城市还没有普及轻轨、交通并不发达的城市,如果以就近的原则在重庆买房,很多人会觉得猛扫一眼全都是高价房。为什么?因为行业不同、工种不同,收入差距实际上比较明显,比方说在银行、电信、移动、石化等系统的员工的家庭收入可能不止53900元,而在一般企业则低于这个数字。就普通市民来讲,还面临着工作就近、子女入学就近、看病就近等等,在这个原则上,重庆的房价仍然很高。
不提就近来谈房价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正像深圳特区内工作不可能住在惠州一样。尽管表面上看上去,6.5倍的房价收入比只是略高于国际水平,但是实际上,用这种房价收入比是买不到合适的房子的。而要实现这种房价收入比能买到合适的房子,一是房价还要大幅下降,二是政府应尽快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当然,重庆市政府有这种认识,还是应该受到称赞。只是这个标准太高,重庆市的市政道路交通设施,还不足以支撑这么高的房价收入比。而且,这个数据还是整个重庆市的,那么就意味着市辖区县也被统计在内,拉低了重庆市区的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