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一直是百姓关注的话题,关乎民生。一路飙升的房价让很多百姓望房兴叹,尤其经过07年之后,百姓更加感觉买不起房了,为了使低收入群体有房 住,实现“居者有其屋”,政府加大了保障房的建设力度,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提出了三年建设目标,预计三年内要新增加200万套廉租房、400万套经济适用 房,涉及资金达9000亿。
今年各地都开始建设保障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但现实中似乎保障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暴露出很多问题,保障房遭弃购、违 法出租等“怪”象百出,通过保障房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那么究竟是制度之殇还是地方政府不作为?本文将对保障房出现的问题进行逐 一肢解,以期理出一些头绪。
怪象一:经适房遭遇弃购并不是个案
经适房被弃购,并不是个案,武汉、广州、石家庄、济南、合肥等地都出现了大批经济适用房遭弃购的尴尬场景,似乎这一政策真是落了个“姥姥不疼、 舅舅不爱”,价格低廉的经适房缘何成了烫手山芋,一方是百姓盼房,另一方却是经适房无人问津,无疑价格成了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大批经适房遭弃购的背后隐含 着经济适用房对于购房人来讲并不经济和适用。
点评:
石家庄经适房定价等同于商品房,广州申请者买不起价廉的经适房,银行贷款只喜欢富人而不愿意房贷给穷人,买房要收入低,贷款要收入高,经适房难 掩尴尬。经适房,顾名思义经济适用,价格上要低于商品房,然而价低的房子仍然遭到了弃购,并非市场不需要,而是经适房遇到了难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对症 下药,不妨从两方面着手,首先,从购房者出发,定准购买群体的收入情况,做到房价与收入均衡;其次,商品房定价方面,将房子总价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从而限制经适房建成商品房,经适房就是百姓的经适房;最后,政府出手支持银行放贷,解决购房资金难题。制度先行。
怪象二:经适房被出租“禁租令”成一纸空文
经适房作为满足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的政策性房屋,政府明文规定五年内不得进行出租出售交易,然而有房产中介明目张胆挂牌出租,北京、广州、郑州等地均出现违规出租,“禁租令”成了一纸空文。
点评:
经适房出租现象屡禁不止,有人质疑申请者资格问题,也有媒体报道经适房出租是为了还贷,对此,专家认为不应该“一刀切”,应区别对待。的确,经 适房出租牟利有悖于制度本身,远离了建房初衷,对于牟利者应该予以坚决打击,这点广州做出了表率,出手应该够狠才行,但对于以租养房,政府应该收回经适 房,而将其划分到保障房其他领域(如廉租房),出现经适房出租说白了颇有房子找错了主人之感。在这方面恐怕还需要在制度和监管上共同下功夫解决才行。
怪象三:生活支出比市区高成本过高住不起
“虽说能住上经适房是件让人开心的事,但生活成本太高挺让人挠心的。你看,各样肉菜拉平了大概每斤要贵8角到1元,一个月如果全在新街市这里买 菜,三口之家起码要多一百元的开销。”一位住在广州金沙州经适房的业主如是说。廉租房住户也有称自己饱受交通不便之苦,平时根本不去市区。保障房生活成本 被指太高住不起。
点评:
针对保障房生活成本太高,住户出现了住不起的现象,有学者分析,保障房选址出现问题,应该配合商品房项目配套建设,避免出现贫民窟。也有文章分 析,保障房应该加个优惠,服务质量也不能忽略,相关的配套建设都应跟上。的确,保障房建设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但不能单纯住房,毕竟生活除了 生还要活,生活成本过高,保障房建设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不能只管建不管住,还需要通盘考虑,有全局意识,多站在居住者角度思考便会少些问题多些成就。
怪象四:保障房小区院内停豪车业主自己不居住
广州针对保障房建设进行了全面拉网式调查,结果发现有经适房小区内不乏豪华车,房屋更是豪华装修,以及经适房业主自己不居住。对此不得不让人质疑申请者的资格问题,是否有富人搭乘便利购到经适房?
点评:
保障房小区内有人开豪车,房屋豪装修,这的确不是低收入家庭所应有的表现,申请者资格问题令人难以相信,监管难度很大,广州市调查中发现600 多户家庭不符合申请条件,并撤销其申请资格,但这对申请资格提出了挑战,如何保证申请人属于申请人群摆在了首位。有专家指出警惕经适房走“后门”,需要进 一步完善申请资格审查制度并同时加大监管力度,避免权钱交易。
怪象五:月入1200月供1000只好以租养“房”
有媒体报道,经适房尽管价格低,但对于低收入家庭仍然买不起,经适房需要收入低,但越有资格却越买不起。曾有报道,某出租经适房的家庭,月收入1200元月供每月要1000多元,只能通过出租来还贷,申请者苦恼希望政府不要收回自己的房屋。
点评:
以租养房,对很多投资者来说在常见不过,但作为保障房却是禁区,政府明令禁止。有资格买不起,买得起没资格,是保障房定价出错了还是申请标准出 错了?有专家建议,保障房建设成商品房,价格自然不会太低,价廉实用最实际,有报道称有经适房小区面积几乎都在70平米以上,显然超出了申请者的承受能 力,而国家规定保障房建设应在60左右。这显然违背了规律。经适房为满足买不起商品房的低收入群体而建,但出现以租养“经适房”,面积过大等现象,问题很 简单,在申请资格划分上没有做到明确区分,廉租房的享受群体去买经适房自然买不起。面积过大必然会导致总价过高而无法承受,保障房的标准按照上平房建,卖 的却是低收入家庭,势必会出现搭错车的现象。这些恐怕还需要在申请资格审查上进行收入区间化,保障区分对待,在制度上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怪象六:“最牛身份证号”两中获得购买资格
由于经适房供不应求,各地经适房大多采用摇号来最终确定购买资格。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发现,“经济适用住房市级备案结果公示”栏中 出现了18个连续的“1”,被誉为“最牛身份证号码”的申请人。这种特殊申请号码并非只在北京出现,随州出现了经适房申请“十连号”,武汉经适房申请摇出 “六连号”。
点评:
北京“最牛身份证号”,政府最终给出了特殊身份的解释,但并没有消除公众的疑虑。这些特殊号码的出现,折射出申请制度上存在缺陷。有文章质疑北 京市住建部能给黑户申请资格实在是“仁慈”,也有人质疑提出如果有特殊身份,那么信息应该提前公示。对此,随州相关负责人回应摇号软件甚至可以出现62连 号,并不存在内部违规操作,尽管解释,但始终无法消除疑虑,有文章指出究竟什么人可以享受如此待遇,究竟是谁在住在审核程序,质疑声中,我们不禁要问,特 殊申请号码的出现究竟揭了谁的伤疤?监管缺失是谁之责。
综上所述,保障房作为一项惠民工程,理论上可以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实在是千奇百怪,问题迭出,保障房“香饽饽”缘何变成 “弃儿”,可谓剪不断理还乱。笔者认为,要切实发挥保障房作用,必须全面通程考虑,加强制度完善和监管执行力度,根源上杜绝各种违规操作。
保障房建设设计到很多环节,一环出错环环不顺,包括定价、服务、质量、设计、监管。价格上严格控制总价,支持保障房贷款,收入与房价挂钩考虑, 做到有资格的人有钱买;建立保障房阶梯式类别,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保障房政策,按照收入划分享受保障房类别,做到对号入座,避免避免跨区享受以及买不 起保障房的现象;保障房质量问题,限制总价的房子质量成了一大担忧,不妨政府严格把关,最笨的办法政府统一制定建房标准,严禁偷工减料;服务方面,不妨在 保障房选址上下功夫,如对保障房嵌套入商品房开发项目中,严格规定一定比例的保障房建设,从而,避免出现贫民窟,生活成本过高的现象。
对于保障房中出现各种问题,需要完善的制度以及很强的执行力监管力,需要各级部门紧密配合,方可实现“居者有其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