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越传越猛 暴露“危机公关”滞后
短短月余,万达竟然密集遭遇3起传闻困扰,而且这3起传闻一起比一起令人“惊诧”,有点匪夷所思。不过,自3月初万达遭遇第一起传闻后,传闻不仅没有立刻停止,反而越传越猛,竟发展至连董事长王健林都惹上“被调查”的传闻,并被逼亲自现身以克传闻,至少发映出万达在“危机公关”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与万科处理“地板门”事件时迅速出击的危机公关相比,万达的表现显然要滞后得多,而这种滞后反应出的是万达对“危机公关”的重视度远远不够。要知道,当今社会,传闻的影响不容小觑,一个传闻就有可能演变成企业“危机”,甚至行业危机。4月9日,央视主播发微博称果冻老酸奶“内幕可怕”,受此影响,10日,伊利股份就领衔奶业股整体走低。在事实尚未调查清楚之前,仅仅是几条微博就令奶业整体受挫,传闻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事实上,万达遭遇3月份前两起传闻后,相关负责人也曾回复并反驳,但事实证明,这些反驳太过苍白无力,且没有太奏效,直至4月8日发布关于澄清王健林被查的郑重声明,并严厉指出“对于今后别有用心、继续造谣的媒体和个人,万达集团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声誉”,让我们看到,万达其实原本可以做的更好。“危机公关”反应的滞后,不仅是时间的浪费,也是时机的贻误,因为危机也是转机,如果万达及早提高对传闻的重视度,并采取有力的反击,不仅能帮其力挽狂澜、力克传言,减少对企业的影响,甚至可以乘胜追击,一举变劣势为优势。惜之,叹之!
传闻背后 或因“高速扩张”隐忧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万达近日连陷“传闻风波”,究其背后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树大易招风所致,另一方面或与外界对其“高速扩张”的模式一直心存隐忧有着密切联系。
“万达的商业模式是快买、快干、快竣工”,王健林在万达2012年年会上如此宣称。的确,自从征战商业地产之初,万达就开始奉行“三快”的高速扩张模式,并藉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到目前万达已在全国开业49座万达广场、26家五星级酒店、730块电影银幕、40家百货店、45家量贩KTV。而且,这一速度仍在继续,2012年,万达集团计划再开业18座万达广场和12个高级酒店,并计划到2015年成为全球不动产的老大。
在瞠目的速度光环背后,是各方对其“高速扩张”的隐忧。高速扩张带来的不仅是“质量隐患”、“人才短板”、“管理问题”,更有沉重的“资金隐患”。支撑如此庞大的集团、如此众多的项目、如此高速的速度,万达对巨额资金的渴求可以想象,而为了融资,万达可谓想尽办法,先后完成多轮私募,并从2009年就开始谋求上市。但在严峻的楼市调控背景下,上市计划一直处于暂缓状态。一方面是高速扩张的步伐,另一方面是资金需求巨大,这样的矛盾组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几年前高速奔跑而又因“资金链”问题仓皇倒下的“顺驰”。此前的种种传闻,恐怕正是由此产生的担忧。
在这个传闻满天飞的时代,一个企业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遭遇到传闻的袭击,这种袭击轻则会干扰到品牌美誉度,重则甚至会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这次中标的是万达,而且是一个月连中三标,传闻越传越猛,暴露出万达对“危机公关”的不够重视以及反应滞后,而在更深层面上,或是外界对其“高速扩张”模式一直心存的隐忧,当然,这种担心也许只是杞人忧天。无论怎样,还是祝愿万达,中国商业地产的领军企业,能够越走越远,越走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