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这并非是偶然事件,随着年初市场行情略有回暖,门店扩张计划目前已开始出现在我市一些大型房产中介公司的日程表中。他们欲借此时机提升服务,走品牌化路线寻求破冰。
扩张门店服务刚需
自楼市调控以来,房产中介关闭门店似乎成了常态。近日,我市一房产中介公司却在市区横河南住宅区内新开了一家门面店。这种矛盾做法,在不少市民看来有些无法理解。
据悉,这并非是偶然事件,随着年初市场行情略有回暖,门店扩张计划目前已开始出现在我市一些大型房产中介公司的日程表中。他们欲借此时机提升服务,走品牌化路线寻求破冰。
中介
品牌化专业化
“现在的楼市是刚需市场,客户要求的是细致的服务和优质品牌,公司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改变经营方式去适应市场变化。”潘明荣说。
除市区横河南住宅区这间门店外,潘明荣的公司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已经新开了3家门店。
潘明荣说,拓展门店是目前我市规模较大中介公司的共同想法。门店虽然加大了成本,但符合刚需客户的需求,服务更加细致,对品牌的长远塑造有更好的效果。
平安易居总经理姜毅也表示开拓门店是眼下市场最好的发展方向,他们公司也有这个打算,下一步若新增办公点,必定是门店。
温州日出房产咨询有限公司则已在积极谋划扩大门店式经营,并将在近期推出。该公司总经理陈磊介绍,政府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并非是要打压楼市,而是为了使市场回归理性,把炒作的泡沫挤掉,将来楼市必将回到以刚性需要为主。刚需者不像投资者那样考虑的是回报率,而是房子的实用性。但他们一般对楼市不熟悉,甚至可以说是外行,于是就需要高品质的中介服务。门店的优势在于它主做其周边楼盘小区,对这些楼盘小区了解熟悉程度高,可以细致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小型中介日渐艰难
走出写字楼
“品牌中介比较靠得住,服务会更到位,风险也更小些。”这是如今大多数购房者的共同想法。
和早些年相比,现在二手房交易的程序越来越复杂,税费名目也更多了,程序的复杂化以及税费的多样化,便要求经纪人的专业知识更丰富,操作技巧更高。与此同时,购房者变得越来越理性,购房时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市场不好、风险系数更大的时候,买卖双方对中介的信任度要求更高。
虽然年初我市二手房交易量有所回升,但业界对此并不乐观。温州日出房产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磊认为,所谓回暖,只是同比去年下半年而言,尽管成交量有所上升,但市场远还未明朗,考验依然严峻。在这种局面下,要想生存下来,就要打造品牌,提升服务。
今后二手房中介市场中,小中介和大型中介将分化。前者主要靠租赁业务生存,活跃于市场之中,而大型中介将注重人员技能培训,以及专业素养能力的培养,专注于买卖业务以及大单商业业务。就经纪人个体而言,将逐渐从早些年单纯的中间人为主,转化为能够提供更多专业知识的置业顾问。
在市区横河南住宅区内新开门店的是温州万豪房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它是我市几家规模较大的房产中介公司之一。
“扩张门店为的是更好地服务刚需,走品牌路线,这完全是应市场变化而进行的调整。”温州万豪房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明荣说。
据了解,我市二手房产中介最早是小规模的门店式经营,类似如今的“红牌子”。2007年左右,由于那时的楼市非常火爆,不少中介开始采取写字楼式经营,开办公司。
所谓的写字楼式经营,就是房产中介经纪人集中在写字楼内办公,常常多达好几百人,招徕客户的方式多为在媒体上发布信息,通过电话联系。与一般只有几十平方米、十来个人的门店经营相比,其优势在于投入成本低,室内谈判环境好,工作气氛浓。
那时候楼市是卖方市场,中介的主要客户是投资客和炒房者,无须讲求什么细致服务,房源信息在媒体上一经发布,很快就会有人主动联系买卖,根本没必要去花费大量成本开设门店招徕客户。
潘明荣介绍,他是从2008年开始自己独立经营房产中介公司,那时写字楼经营方式已经比较普及,优势明显,所以他开始时并不开门店,而是直接进写字楼。他们公司截至去年7月之前共有16处办公点,其中仅3家门店,另13家为写字楼店。
随着调控政策的深入实行,昔日的炒房者和投资客已没有多少生存空间,纷纷退出市场,致使以往的写字楼式经营模式不再完全适应市场。去年7月份之后,受楼市不景气影响,潘明荣跟其他中介公司一样,选择关闭一些店面,缩减成本,最终他关闭了7家写字楼店。
近几个月来,二手房成交量有所回暖,却仍然有不少小中介举步维艰甚至关门。如今大中介加大了门店的拓展力度,小中介将面临更大的冲击。
业内人士介绍,去年以来市场持续低迷,成交量骤减,对整个中介行业的打击都不小,和较大规模的中介相比,小型中介虽然成本较低,但是日子同样很艰难。目前市场虽然好了许多,但是和大中介相比,他们的人才资源和信息量处于劣势,竞争力不够。
以前,大中介将主要精力放在写字楼经营模式上,使小中介在市场需求旺盛时期不缺单子。而今市场不景气,一旦大中介开始致力于门店经营,必将导致中介市场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