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4月7日,深国商公告称,向平安信托的借款将由原计划的17亿元缩减至12亿元。其中,7亿元抵充银行前期借款,3亿元抵充信托前期借款,2亿元用于皇庭广场开业前的装修、招商和前期推广工作。
压缩5亿元,是因为原本需要归还的12亿元银行贷款中,有5亿元被我们争取到了续期。”深国商办公室人士解释,出于节约资金成本考虑,便相应下调了融资规模。
受经营业绩与资金链所困的深国商似乎正在好转。但在记者接触的深圳一位深国商接近人士看来,未来留给深国商的路并不好走。“高负债、高融资成本只是一方面,深国商从2008年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11年也是预亏,当前的关键是如何使皇庭广场尽快开业并扭亏为盈,否则上市资格岌岌可危。”其认为,为了改善业绩,郑康豪所表示的“出售部分资产”极有可能。
strong>一波三折
连年亏损且债务高企的深国商已经戴帽无疑。而实际上,为了阻止局势更进一步向退市恶化,被更改的“17亿元融资计划”并非深国商今春的首份举债求生方案。
早在今年1月,郑康豪便提出向平安信托及金融机构借款14亿元的方案。然而,如何变化为当前的12亿元融资计划,在前述接近人士看来,却是一波三折。
按照郑康豪及董事会的想法,是打算通过融资使皇庭广场尽快开业营收。在随后的股东大会上,尽管郑一再强调此次融资的重要性并承诺项目将在5、6月份先开工一部分,计划却依然遭到了第二大股东“茂业系”及小股东的否决。
否决的原因并不难揣测。皇庭广场项目一拖再拖、装修借款不断滚雪球、“短贷换长贷、高息换低息”资金成本直线上升、退市风险高企等等,这些都一直为中小股民所诟病。
有据可考的是,类似的开业承诺已经在过去的年报、半年报里出现多次。翻阅可知,皇庭广场原本打算2010年完成招商,后来推迟到2011年年底,现在又推到今年年中。
然而,项目未见开业,自2010年郑康豪入主深国商后,关于皇庭广场项目借款的议案,却几乎是一年一次:2010年7月,向渤海信托借款13亿元;2011年6月,向建行深圳分行借款12亿元,向其他机构借款3亿元;如今,一年未满,新的14亿元借款计划又再次出炉。
项目装修预算也是一涨再涨,2010年是1.5亿~1.8亿元。2011年多了2亿元,2012年还要再加2亿元。”在深国商的股吧中,中小投者对所谓的“高端定位,装修升级”并不买账。
除此之外,密集的巨额融资更是让人担忧控股方资金挪用。“其实仔细看一下每次的资金用途就知道,早年的历史债务过多,第一次渤海信托的资金基本上被用来顶建设时期的欠账,接下来这两年便一直借新偿旧,再加上与茂业系争夺控股权分神,一直就没缓过来。”前述人士表示。
此后两周,执着于融资的深国商又抛出另一份向平安信托举债17亿元的方案,其中15亿元用于还债。
与被否的14亿元方案相比,此次融资均由郑康豪及皇庭集团无偿担保,代替了此前方案中的“由上市公司进行担保”;借款利率也由原先不超过16%调整为不超过12%。
在股东大会表决前,郑康豪更是耗费数千万元增持股份,并允诺以公允价值计量法来改变财务报表资不抵债的情况。
这些都是为了增加市场信心,争取中小股东的支持,而最终,这些方法也是奏效的。”上述接近人士分析。3月底,股东大会通过了这一决案。
压力仍存
另一方面,二股东“茂业系”的突然卖股,也让一直担忧失去控股权的“皇庭系”暂时松了一口气;再加上与建行深圳分行新近谈成的5亿元贷款续期,事情似乎正在逐渐向可控的方向回归。
但即便如此,在包括前述人士在内的市场人士看来,深国商的前景依然压力重重。
过往的年报数据显示,深国商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净利亏损,预告2011年全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亦亏损在9826.4万元以上。一旦2011年正式年报发布并亏损,深国商便将被冠上*ST的警告。而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的话,倘若今年不能扭亏为盈,深国商更是要面临退市风险。
目前深国商旗下有三块资产,包括负责皇庭广场项目的融发公司、物业公司和林业公司。去年半年报显示,2011年上半年物业公司亏损86亿元,林业公司营业利润为5.86万元。此种情形之下,皇庭广场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对于皇庭广场的重要性,郑康豪在个人的公开答复中也表示,公司将加快皇庭广场的维修施工进度,争取早日开业,获得经营收入。
小股东的考虑想得更远。尽管通过了举债决议,但一位持股人仍在担心,半年时间内,广场项目是否有能力抵充融资利息,并产生正收益。
有投资者算过一笔账,按深国商披露的可租用面积10万平方米、月租300~500元/平方米、招商率65%、营业成本20%~30%,单月的租金最多为3250万元,按60%的股权比例计算,当月的营业收入是1950万元,半年的收入是1.17亿元,扣掉20%的营业成本,就只剩9400万元。
所以,市场才会觉得不乐观,现在的地产行情又不好。相比之下,深国商的高负债成本恐怕都不止这些,这也是为什么深国商能省就省,尽量争取保留原有的银行信贷,而压缩信托融资。”前述接近人士分析。
据了解,此次顶替的银行信贷,正是2011年建行深圳分行发放的12亿元、10年期的商业项目经营性贷款。
对于该笔贷款提前结束的原因,前述深国商办公室人士并未言明,仅表示是为了借新资金准备。中行一位信贷人士则分析,“近期银行出于地产行业风险考虑,纷纷压缩住宅及商业地产项目贷款的投放周期,深国商的项目迟迟未产生经营性效益,估计银行也有意愿收回或重新修订贷款期限与规模或者抵押物。”更进一步,接近人士分析,皇庭广场的股权实际上已经全部质押,深国商也少有其他抵押物,“也只有先结束在建行的质押,才能向平安信托借新偿旧。”除此之外,针对是否会退市的质疑,郑康豪表示,如果有需要,将会加紧处理公司其他的非核心资产,包括林地和龙岗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