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冯仑已然不是当年那个过着“游侠”生活的“江湖大哥”,53岁的他看上去深邃而厚重,在2012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二届年会上,冯仑发表演讲,认为房地产市场处于一种“偏瘫”的状态,他分析病因并给企业提出建议。言辞之间,“大哥”的风范依然不减当年,还显得略有些逼人。
“92派代表之一”——冯仑对于这个称号欣然接受,似乎还有些津津乐道,那些年的那些事不知重复过多少遍,但是有一点,是他一直想澄清的:不要把我们做的事情拔高到特别了不起,我们只不过是一直比较理性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企业而已,从海南创业“活到”今天,只不过是遵循了社会发展和变动的规律。
若是重新回头看那个“野蛮生长”的时代,冯仑们做的事的确也算不上了不起。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就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办公司热,官员下海经商热,彼时的海南已经“热得一塌糊涂”,冯仑正是趁着这股热潮南下的。
1991年,冯仑与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王启富和刘军(后来他们被称为“万通六君子”)到海南成立了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万通前身),说是公司,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1991年我们到海南创办公司,那时根本没有制度上的依据,临时从街上拉了几个人,给他们穿上干净的衣服就是员工,工商局的人来了,一看有几个人在,这就行了,执照就这样拿到手了。”冯仑坦言。
那是个市场力量野蛮生长的时代,冯仑更喜欢将其说成是“江湖时代”,而把那时的商业活动说成是“跑江湖”——“几乎是游侠般的生活,江湖日子。江湖和游侠在中国实际上就是脱离体制边缘的一种自由状态。都是生人,谁也不欠谁,不管你过去是怎么样的,海南不相信眼泪,不承认过去,大家都这样,然后该求人的就求人,没钱了就去蒙,这吃一口,那吃一口,人都没有身份感了。”
这是那个时代商业活动的普遍状态——江湖气十足,但是江湖情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现实。1993年,《公司法》出台,万通这才找到了依据,完成产权的改革,海南农业高技术联合开发投资总公司变成万通集团公司,成立新董事会,冯仑任董事长、法人代表,总资产有一亿多元。这恐怕才算是万通走上商业化道路的开端。
到了90年代中后期,江湖方式开始出现巨大的经济危机和组织危机,万通开始了“以江湖方式进入,以商人方式退出”的转变,逐渐向现代公司方向发展。2003年,王功权选择离开,万通完成了从六个人到一个人的转变。时间证明,当初分手的选择是正确的,六个人都各自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冯仑对于这次转变的评价是:“以商人方式退出的游戏规则,促成了我们组织进化,我们后来完全商业化了,公司可以容纳更多的人才进来,万通又活了过来。”
也许是难得的舍弃精神,后来的人们赋予“92派”以高尚的家国情怀,使得这些商人至今还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冯仑对于这份殊荣反而觉得有些“被强加”,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92派家国情怀都是被强加的,自由空间太小,如果体制更早的改革开放,给我们更多的发展空间,那说不定我就成了扎克伯格(Facebook 创办人),扎克伯格绝对不会说家国情怀。
商业化之后的万通集中发力,显示出改革后的力量:2002年,万通成为上市公司先锋股份大股东;2003年,先锋股份更名为万通先锋;2007年,万通先锋更名为万通地产。截至2008年年底,万通地产总资产接近74亿元;2009年,万通地产跻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Wind资讯联合发布的“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名列第76位。
2011年4月,冯仑辞去万通地产董事长的职务,开始了他的新一轮大万通战略,未来的万通控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而是集住宅、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城市运营和资产管理为一体的地产运营管理公司。全面转型的万通体系由四大业务模式支撑——主要承担住宅开发和商业不动产业务的万通地产;万通工业地产业务;资产管理和基金业务;万通海外业务。冯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切都成为零,未来发展新的十年,我们最重要的就是用创新和变革来应对复杂和多变的政策、体制以及市场环境。”
如今的冯仑已经不跑江湖好多年,在现代商业文明时代小心地走着每一步,外界给予他的称谓很多——“导演”、“商界思想家”、“房地产界教父”⋯⋯他却说,我其实只是一个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