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贵阳出台二十条措施,其中一条规定“凡在我市购买商业、办公用房和首次购买住房的,根据本人意愿可持房屋所有权证或备案的购房合同在购房区域办理入户手续或居住证,享受本市户籍人口就业、入学和就医等同等待遇,不受入住时间和购房面积的限制。”这句话被迅速解读成“买房送户口”的“救市”举措。
此外,近期还有专家呼吁天津取消买房送户口政策。购房和户口两个本不相干的事情却在近期成为热点话题。
有报道显示,目前贵阳有13个体量超过100万平米的超级大盘,总建筑面积近4500万平米,规划居住人口预计100余万人。对于贵阳这样一个城乡总人口不过400多万的城市来说,楼市供应量过多,购买力明显不够。
地方城镇化往往是房地产先行一步、又往往是房地产大行其道,而在购买力不足之后,地方似乎也有动力帮助刺激这种购买力。因为房地产市场如果能保持活力,无论是衍生的税费和土地收入,还是城镇化进程顺利推进的形象,都是地方所需要的。
但是“买房送户口”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会不会引起其他副作用?
可以类比的是目前在北方个别城市存在的“蓝印户口”。买房人通过购买总价达到一定标准的房子,就可以获得相当于本市户籍人口的市民待遇。于是郊区不少楼盘搭上这种政策利好,大打“蓝印户口”概念,吸引外地人买房。可是,卖了房之后,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怎么样呢?几年的时间,很多楼盘依然是少人居住的“空城”,产业发展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区域成熟度也未看到明显提升。
“买房送户口”只是很多城市救市举措的一种。救市,本身源自许多城市发展包括财政收入的房地产依赖症。地方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确实离不开房地产;但是将希望过多地寄望于房地产,绝非应该。不止一个地方出现的“空城”,对城市形象、城市品牌也是一种伤害。以各种面目出现的救市,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长远发展也是一种损伤。
救市,地方政府短期搭上了房地产的顺风车,但是长期看,这种对调控的反复,更影响了城市发展的长久之计。救市之举,地方政府仍然要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