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将至,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突现一波诡异的“地王潮”。据《证券日报》记者和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11月27日至11月30日这4天内,北京、上海、深圳、南京以及成都5地地王纪录相继被刷新。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准地王和上海新晋地王的楼面地价均已超过3.38万元/平方米,甚至此前南京不被看好的年内全国总价地王也成功出让,上半年房企在土地市场的“沉默”局面似乎一下子升至“热闹非凡”。(《证券日报》12月4日)
假如一看到“地王”,便认定楼市要火,房价要涨,其实多少有些草率和武断。如果根本没有搞清楚地王产生的真实背景与现实状况,仅仅是以价格为据来判定“地王”,更有望文生义之嫌。
事实上,虽然被叫做“地王”,而且还是4天之内诞生了5个“地王”。但是,5个“地王”其实有着不同的产生原因,至少在房地产业内并不觉得意外。例如,地王中单价高者,其实很大程度上缘于优越的地段,而以南京的年内全国地王为例,虽然总价高达56.2亿元,但却是底价成交,折合楼面地价7753元/平方米,而其周边楼价已达15000-16000元/平方米,如果按楼面地价来看,“地王”还真是相当便宜。从这个角度来看,虽为“地王”,但其实并不能算作“天价”,而底价成交的“地王”,自然也不宜得出土地市场过热的结论来。
可见,对于“地王”频出,其实不必过于敏感,更不必因此便过度阐释,得出楼市即将走出低迷,咸鱼翻身的预测。至于楼市调控下,何以仍“地王”频发,其实也是对楼市调控的误读。楼市调控的目的既然是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当然并不意味着调控了就不允许出“地王”,假如明明出让的土地位置相当不错,体量又超大,却不允许地价创新高,这本身恐怕无关调控,而有违背市场规律之嫌。不仅如此,楼市调控也绝非对房地产市场的打压,经历了一年的楼市低迷,楼市库存减少,房地产商土地储备的减少,同样可能形成对后市的相对看好,以及对土地的新一轮竞逐,作为市场的正常起伏波动,当然也无需大惊小怪,过度解读。
应该承认,无论是优越的地段制造的“地王”,还是底价成交的“地王”,此“地王”显然已非彼“地王”,并不能和曾经的房地产市场疯狂过热时期所产生的地王同日而语。不过,“4天诞生5地王”之所以受到关注,并引发对于楼市和房价的担忧与焦虑,恐怕也不能全被视作杞人忧天。事实上,“地王”尽管并不能和“天价”划等号,从“底价”成交,以及低于周边楼价的单价来看,甚至还不失的理性。但是,“地王”扎堆出现,究竟只是土地市场的季节性现象,还是正常的市场起伏波动使然。房地产商此时对于土地的加码投入,究竟是来自对市场的判断,还是来自对政策信号的提前预知,自然也就不免令人心下狐疑。毕竟,楼市调控下的“地王”,其实更多意味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即便按照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但如果没有对于市场走向的积极判断,地产商自然不会去甘愿冒此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对于“地王”不必过度阐释,但“地王频发”所释放出的信号,的确仍需保持警惕,而不能掉以轻心。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