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破房产泡沫是金融改革的前提

2012年12月28日 09:06
来源:证券时报
我国经济如今面临着很多问题,这是一个共识;可是,不同的人看待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态度却是不同的。例如,有的人整天喊泡沫,喊危机,然后你问他怎么办,他却说:干脆就不要挤泡沫了,小心啊,千万不要乱折腾。我们姑且不论这些人的动机,先来讨论一下他们的经济观点。
 
对资产价格下跌的恐惧由来已久。10年前,当提出“股票全流通”这个议题时,股市立即为恐惧气氛所笼罩,很多年挥之不去。今天,当社会公众强烈要求打破房价泡沫时,有人又感到恐惧了,万劫不复的“美国大萧条”的景象又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房价泡沫的确很大,但对它的消除是不是会引起萧条甚或“大萧条”,却应另当别论。这就是笔者要在本文中重点表述的一个观点。
 
根据对历次经济危机的观察了解,我们可以说,英美式的经济体系有它脆弱的一面;这种脆弱性尤其表现在其对金融系统监管松弛,对于杠杆化和保证金交易持完全开放的态度。这样一来,企业在面对诸如财务亏损、丑闻等冲击时显得很脆弱,很容易倒闭。而且,企业倒闭的传染性很强。而当发生大型事件和系统性风险(例如房价的持续性下跌)时,往往也就会引发山呼海啸般的反应。某些利益集团很享受这个过程,他们在政治上坚定地支持这个体系。自由放任的经济学说客观上为这种极右翼意识形态提供了理论基础。
 
反观我国的情况,我国现行的经济体系继承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可以说,后者就是为了避免英美经济模式的种种弊端(包括稳定性差)而设计的。尽管当今的实际情况已经与原有体制具有很大差别,但是,老体制的某些特点仍然存在,其中之一就是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当有重大危险来临时,全国上下总能团结起来,共渡难关。我国的保证金交易和杠杆化现象远不如英美经济体,资金流动速度慢,经济的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其相互关联不如英美那么密切,由此导致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长期高于其他国家。我们需要充分注意到这些特征。
 
然而,房价泡沫形成之后,正值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调控部门被吓倒了。他们忽视了我国经济的上述特点,他们已经恐惧到不敢打破这个泡沫的程度。“和谐社会”这个口号被简单地、肤浅地解读为要保持房价运行平稳,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控制房价走势,企图制造一条平滑的、缓慢向下的曲线。笔者要说的是,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让我们来看一个公式:
 
资产泡沫的规模=价格涨幅×交易额/年×年限
 
上式表明,衡量一个泡沫的大小,不仅要看资产价格的涨幅,而且要看成交量,要看价格在高位持续的时间;这三种因素在泡沫形成方面具有完全相同的地位。具体到房地产市场,泡沫大不大,不能只看房价的涨幅;即使房价有时候冲得很高,只要持续时间短,成交量小,便没有什么要紧;反之,假如成交量大,持续时间长,其效果等同于涨价。自从2010年“新国十条”颁布以来,由于后续措施不够得力,房价下跌不够明显,因而我国的房产泡沫实际上在每日每时不断地增大。继续这样勉强维持下去,每维持一年,泡沫就会增大一个显著的比例,问题就会越发积累起来。假如以2006年为泡沫元年,根据笔者的粗略估计,我们可以大体上说,自“新国十条”以来,泡沫的规模已经翻了一倍尽管在此期间房价在总体上并未上涨。
 
每遇到这样的情况,经济学大师们(除了某些凯恩斯主义者)几乎都异口同声地主张:只要不引起系统性崩溃,越快打破泡沫越好。错误要尽快地纠正,不宜拖延。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坚强的体制,本来正好可以利用这个体制的优点,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本人绝不是说现行的统制型的体制很好,无需改革;而是说,既然这个体制的存在是个客观事实,调控部门就应懂得对之善加利用;应当利用它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尽快让房价落位。假如这一点成功地做到了,并且房地产市场借此机会进而建立起一套好的体制,那么我国经济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前景反而就会变得很乐观了。房地产调控思路的错误与人民币升值政策的错误是一样的,前者是要求慢慢地跌,后者是要求慢慢地涨,结果都促成了大泡沫,绑架了整个经济体。
 
如此畏首畏尾的原因之一,在于对银行业的担心。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持续生产出有史以来最为亮丽的财务报表,而监管部门却生活在恐惧心理中,这是又一个怪现象。个中原因当然还是房价。2010年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的银行业压力测试,结论是我国银行业可以承受房价总体下跌40%。然而,这个乐观的结论却吓阻了决策层,此后他们就偃旗息鼓了,反而转向防止房价急跌。后来一系列政策的实质是企图站在悬崖边上保持稳定。近来,某个来自港口城市的著名经济学家更是断言中国大陆不存在房产泡沫,这种言论甚合决策者的心意。对此笔者提出两点反驳:1、大陆型经济区别于港口型经济。2、如果我们不能直接从房价高低上来判断是否存在泡沫,可以看看这个行业中的体制和政策,它可以告诉我们当前的房价够不够高。
 
历史将会证明,我们在犹豫不决中错失了多么重要的3年。目前,中国银行业可谓“四愁临门”:1、整体经济减速。2、房产泡沫又翻了一倍。3、利率市场化改革,高息差要取消了。4、资本项目可兑换,国际金融冲击要来了。我们可以忘却房地产的伤心事,去大谈金融改革。然而,在即将到来的冲击面前,房产泡沫能否保得住呢?纵使银行现在可以承受泡沫的破裂,能否同时承受得了后两项改革的联合冲击呢?我们说现行的体制很坚强,但它是否坚强到了这个程度呢?改革是好事,可是,不去消除泡沫,却先把金融改革提上日程,这种想法恐怕就有一些无脑了。
 
如何规避金融风险?教科书的基本教导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我国金融监管所采取的思路似乎是这样的:1、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2、把这个篮子高高地举起。监管部门以具体言行表明他们善于“搜集”而不是化解风险。另一个例子是:放着发行自由化的头等大事不搞,证券监管部门却醉心于金融期货和融资融券,后两种举措实际上在为金融市场的链式反应创造条件。只要顶层设计继续缺位,理智仍然这样稀缺,我们一定会在真正的危机爆发之前耗尽手中的所有资源,我们一定会迷迷瞪瞪地走向一个总结果,那就是大萧条。
 
笔者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主意:既然把房价降下来有危险,干脆就搞通货膨胀。只要物价够高,房价不就显得较低了吗?我曾经以为这是胡说八道,然而,一些观察使我感到,类似的主意,绝不会完全没有人去认真考虑。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

合作媒体

  • 搜房网
  • 焦点房产
  • 腾讯蓝房
  • 齐鲁晚报
  • 鲁南商报
  • 交通电台
  • 临沂在线
  • 山东房产联盟
区域:
姓名:
手机:
QQ:

家在临沂网团购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