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副市长:将改变方式激活集体建设用地

2013年01月26日 17:14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建设将不再意味着只有征地、拆迁和房地产开发,而可以让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仍掌握在农民手中,通过激活集体建设用地和产业升级等办法,改变农村环境,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并让农民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市人大代表、副市长陈刚昨天表示,北京今年将启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改革,目前正在制定规划方案。
 
郊区生态挑战多于城区
 
陈刚说,中央提出,今后扩内需的重点是城镇化。但城镇化在北京,并不是中心城的城镇化,而是郊区小城镇的建设、旧村的改造。
 
“从生态角度讲,北京郊区面临的生态挑战和危机比城区多。无论是地表水、地下水、植被,还是人口、环境。国际上每个大都市的郊外,都是大片的森林,这样才能滋养城市。”陈刚表示,可持续发展不是盯着眼前,要看到周边区域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把城市的环境治理好。
 
集体建设用地多数闲置
 
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陈刚说,五环以里的建设用地只有700平方公里,但整个北京的集体建设用地,即农民掌握的用地有1000多平方公里,这些土地很多都是闲置的。城乡一体化的出路和希望,就是激活集体建设用地。
 
陈刚表示,北京将改革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的方式,目前正在制定相关规划。“必须有别于过去,一弄就是征地、拆迁、上楼、开发、卖地,走到了房地产的路子上去,成本极高。”他说,北京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很大。采用过去的方式,看上去是拆掉了一片破旧的区域,但重建后建设用地、建设规模却翻倍了,卖给市场成为商品房,只是把流动人口变成了永久居住人口。
 
大兴区西红门将试点
 
陈刚认为,今后北京在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特别是对于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改造中,对集体土地的利用要采取新思路新方法。
 
记者了解到,市规划委正在编制《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希望通过规划的实施实现人口调控、产业升级、环境改善、农民增收。把集体建设用地资源特别是集体产业用地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调控人口规模和改善生态环境。大兴区西红门将试点,探索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参与的方式,合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
村支书申请试点副市长当场“拍板”
 
陈刚列三点要求允诺政策,建设用地、建设规模、人口不能增加
 
“陈市长您说到我们心坎里了,我们村就想这么做,您拿我们当试点行不行。”听完陈刚对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方式的改革思路后,市人大代表、南苑村支书陈建生兴奋地说。陈刚也现场“拍板”:“可以,你做规划吧。”
 
南苑村地处四五环间城乡接合部,既不是绿隔地区,也不是城乡接合部50个重点村。
 
陈建生的想法是,村集体为主体引进社会资本,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吸引高端企业入驻,提高村民们的居住和生活水平。“我们试验过,拿出115亩地,把出租大院清理后,由区里联系引入高端企业,集体收入增加了1.14亿。”
 
陈刚说,有些农民搞瓦片经济,这在北京近郊是有市场的。可以规范化改造变成集体经营旅店式的公租房,农民收入一点都不减少。出租房屋的档次和规范化管理都提升了。
 
对于陈建生的“试点申请”,陈刚给他列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改造后的建设用地比原先不能增加,还要有一定的缩小,还要腾出来一些用地搞绿化,为城市多增加绿色空间;二是建设规模不增加,比如目前地上临时建筑加永久建筑的总规模是20万平米,重新建完之后也就这个数。最后一点是人口不增加。“如果达到这几条,我什么政策都可以给你!”
 
“没问题,我们都能达到!我们整理出具体的方案报给您。”陈建生高兴地说。
 
陈刚最后说,城镇化不只是征地拆迁,农民上楼一条路。“路子多着呢,集体建设用地的激活,产业升级都是城镇化、小城镇建设的好办法。不是说城镇化后,就要把所有的郊区变得和城里一模一样,高楼大厦,这是走不通的。”
 
城乡一体化改革重点
 
●第一 农民为主体,村集体、乡镇作为主体;
 
●第二 资金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筹集;
 
●第三 不要轻易改变集体土地所有的性质。而是在产业上提升,结构上调整。激活集体建设用地,还能剩余一些土地。农民住进节能、环保的新居。
 
对话
 
“城乡一体化改革不应让农民失地”
 
新京报:正在编制的规划,是不是为了城乡一体化改革铺路?
 
陈刚:对。今年确实想在这方面探索,在城乡一体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生活条件等方面有一个大的变化。
 
先通过制定规划,对集体土地上的产业、人口、土地资源要摸底,对这块土地以后的利用作出初步的规划,研究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下,如何激活它。目标就是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去掉目前很多低端、需要淘汰的产业。
 
新京报:那与过去50个重点村的改造相比,今后城乡一体化的方式有什么特点?
 
陈刚:第一,主体是以村集体组织为主,可以引入社会化的方法,引入社会资金。第二,不搞简单的征地、拆迁、上楼、土地入市的模式,而是大量地、长远地进行产业升级,让集体组织管理、经营这个资产,不是买卖关系。第三,农民的耕地这次不涉及,把农民的生产资料保障起来,不会让农民上楼后成为失地的农民。
 
新京报:不拆迁上楼,那是不是不再建农民安置房了?
 
陈刚:要把村庄进行改造,根据每个村的特点,有的也可以是楼房,有的也可以是新农村的农宅,但是要经过抗震节能改造后的。这需要农民们来一起研究确定这张图纸。
 
新京报:那改造的资金来源是什么?
 
陈刚:资金来源就靠集体土地的盘活,不是有大量的集体建设用地吗?现在很多都是闲置的,有些集体建设用地上原有的企业已经倒闭,通过清理这些土地后,引入新的产业,带来收入,加上金融机构的支持,拿这个钱来改造。
 
新京报:那是不是通过改造,也达到优化外来人口结构的目的?
 
陈刚:不言而喻。村庄改造后通过规范产业用地,建设一些公租房,规范农民原来低端、分散的瓦片经济。对于很多在北京有稳定收入的外来人口,能够有安全保障措施、配套设施齐备,租期稳定的公租房来长期租用,大家都能接受,这不是好事吗?一举多得啊。
 
(城乡一体化)不一定要搞房地产!农村集体组织有组织、有规划地把基础设施搞好,没准能容纳一些高端产业、甚至国际总部都有可能。这些企业来,不一定就要盖新楼,租多少年完全可以。这样,土地和房屋始终掌握在农民手里,有了长久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还可以解决就业。
 
——市人大代表、副市长陈刚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

合作媒体

  • 搜房网
  • 焦点房产
  • 腾讯蓝房
  • 齐鲁晚报
  • 鲁南商报
  • 交通电台
  • 临沂在线
  • 山东房产联盟
区域:
姓名:
手机:
QQ:

家在临沂网团购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