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区以地兴城 城市与品位为邻
——兰山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纪实·城市发展篇
摆棋布阵,一张蓝图划定城市发展框架
义堂镇是一个传统工业大镇,也是兰山区“三城三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间的裂变成长,凭借先进的城市规划、良好的政策驱动,正从一个板材大镇快速向“临沂商贸物流城副中心、鲁东南休闲旅游胜地和中国人造板之都”的目标挺进。
城镇的发展得益于土地的支持。按照兰山区“三城三片”发展规划布局,老城以三个街道为主体,发展高端服务业,建设国际商贸物流城;北城新区突出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业态组合,建设行政文化服务主体功能新区;以义堂国家级发展改革试点镇为主体,建设以产业为支撑的西部新城。“三城”将工业与商业、生活与生产、生态与文化等有机融合在了一起。
有了大蓝图,国土资源部门依照地区定位、功能目标和发展规模,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把城市框在规划区内“精耕细作”,增强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也为全区土地开发利用赢得了先机。
以集约为主,从旧村改造打开突破口
作为城市发展的衍生物,“城中村”一度成为交通不便,生活落后,环境脏乱差的“代言人”。兰山区以旧城旧村改造为突破口,着力优化城区整体布局,统筹土地集约利用,先后划定了北城新区、滨河片区、商城片区、涑河片区、铁路南片区,封闭运作、整体搬迁、滚动开发,让有限的土地“活”了起来。
“社区为我们免费购买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每月能领到50元的生活补助,吃穿不愁,日子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谈起土地征收改造后的社区新生活,清泉社区69岁的韩电和老人感慨万千。
为促进片区有效开发,兰山采取了“一堵、一疏、一进”的办法。“堵”是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早发现、早制止;“疏”是加强旧村旧城改造,每年都改造100万平方米以上;“进”是稳步推进、择优引进,对城中村改造和谐征收,走自主开发、联合开发路子。今年以来,兰山区累计完成征收面积342.8万平方米,在建居民楼833栋475.7万平方米,新开工居民楼493栋299万平方米,城乡面貌发生着巨变。
退二进三,放大水城商都资源优势
商贸物流是兰山区最靓的城市名片,有限的土地上坐落着93处专业批发市场。但日益庞大的市场集群对土地的需求也越高越高。为解决供需矛盾,兰山区采取“退二进三”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通过工业企业集体搬迁,在城市规划区内腾出老厂房占地,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以及产业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服务外包企业。
“实施‘退二进三’政策,既促进了城市科学发展,优化了区空间布局,又较好地满足了商贸物流发展的用地需求,净化了环境,通过企业集体搬迁进入工业园,企业也借此实现了升级改造,可谓一举多赢。”兰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顾文明说。
在“退二进三”以集约促节约的同时,立足存量抓挖潜,向上向下要空间。华东土杂市场采用多层楼房仓储式展销经营模式;天源物流园区在临沂开辟了“仓储+物流”的典范;临沂工业园内地产品加工园,全部采取多层建筑,实现了“园中园”效应……随着西部隆起带战略的实施,“水城商都”的资源优势将更加明显,跻身在全国商贸物流的前列。
做活“水文章”,实现经济和文化品位双提升
围绕河道做文章是兰山区在城区节约集约用地的又一重头戏。兰山区有8条河流穿城而过或绕城而行,每当夜幕降临之时,灯火阑珊之处,在河畔特色咖啡馆喝一杯咖啡,水清、流畅、岸固、滩绿、景美,在休闲中不少市民在河边静享都市生活的惬意。
近年来,兰山区先后推进了祊河、陷泥河、涑河流域整治,在完成河道清淤、护岸、截污和道路硬化、亮化的基础上,沿河建成了广场、亲水平台,游乐园等,形成一个个现代商业区、生态休闲区,大大提升了沿河岸带市区的综合功能和品位,拉动了城市整体形象的升级。现在,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我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27%。城内高楼耸立、碧水穿城,绿树环抱,居民尽享土地集约节约带来的社会效益。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