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多家媒体报道:一座超大奥特莱斯商业复合体——“南京砂之船”项目在江宁启动,将打造20万平方米商业面积的城市综合体。一周前徐州媒体也高调报道,风靡全球的奥特莱斯落户徐州高铁时代广场,将打造高铁国际商务区乃至整个淮海经济区的高端商务中心。
奥特莱斯是英语Outlets的音译,源自美国,原本是一些知名品牌的工厂折扣店——即知名品牌的工厂将过季商品或“尾单”进行打折销售的固定门店。这些折扣店被商业地产商或商业运营商集中在一起,就形成了风靡欧美国家的“奥特莱斯”业态。国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从2002年首家以“奥特莱斯”命名的折扣商店在北京出现以来,目前全国各种上规模的奥特莱斯已经超过400家,从数量上甚至超过了美国。
记者查询获悉,目前,苏锡常均已开出三四家大型奥特莱斯;南京除中央路和仙林大学城奥特莱斯外,还有刚刚启动的江宁奥特莱斯项目;南通、镇江、盐城、徐州等苏中苏北城市也先后签约落户奥特莱斯。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已建成或签约在建的奥特莱斯大小项目近20个。
各地争上奥特莱斯,目的各异。商务部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苏南经济发达但商业水平相对不高,导致相当部分购买力流往上海,建奥特莱斯可扩大本地消费,打造区域商业高地。而在南京仙林大学城和泰州医药城这样的新城区或开发区花大力气引进奥特莱斯,则是为了集聚人气。但记者在苏北某县级市看到,沿海滩涂上居然也建起了大型奥特莱斯,却是顾客寥寥,当地政府甚至给店员开工资来维持运营。
一位参与无锡百联奥特莱斯广场项目的策划人透露,奥特莱斯最吸引消费者的是价格优势和品牌优势。真正的奥特莱斯产品,是厂家直接销售,减少了流通环节。而国内很多奥特莱斯,却是通过与品牌拥有者或品牌代理商合作来获取货源,很少见到工厂直接供货的“工厂店”,在品牌集中度、产品丰富度上参差不齐。一些商场虽然打着“奥特莱斯”的名号,其实只是寥寥几家品牌联办的普通折扣商店,通过“买手”渠道进货,甚至涉及违规代购、偷税漏税、假冒品牌等问题。长此以往,必将伤害奥特莱斯业态的品牌形象。
记者走访省内多家奥特莱斯发现,他们虽然都打着高端消费品折扣的名头,但并无足够的国际一线品牌支持,卖的也大多是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等运动品牌,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中小品牌。
此外,布局的不合理也加剧了奥特莱斯间的恶性竞争。常熟奥特莱斯工作人员就向记者抱怨说:“苏州、无锡加起来有7个奥特莱斯,隔壁的上海也有8个,大家都在抢这一块有限的购买力,盈利压力非常大。”
“门槛”缺失,使得看似一片蓝海的奥特莱斯,在高速复制过程中的竞争残酷性开始显现。2010年,宁波第一家奥特莱斯购物广场在惨淡经营一段时间后,其所有者宁波财富广场购物有限公司欠下千万元租金,无奈“清场”;青岛第一家试水的康城奥特莱斯,开业一年多便悄然离场;重庆温莎奥特莱斯,运营一年半后即关门……
“在一些地方,奥特莱斯甚至成为开发商圈地哄抬房价的工具。”省商务厅有关人士介绍,当下,很多新上奥特莱斯项目是开发商在做,主要是给商业地产做配套,把地价抬高。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招引奥特莱斯落户,甚至不惜给出丰厚的地价优惠政策。在苏北某市,奥特莱斯项目刚签下协议,就迫不及待打出“奥特莱斯商业旺铺热销”的广告。他建议,应尽早对奥特莱斯项目设门槛、立标准,从源头上规范这一新兴业态在我省的布局发展,不能任其“野蛮生长”。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