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临沂市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举行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5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经认真讨论与评议,《规划》通过论证,并得到专家委员会一致通过,专家建议经过补充完善后,尽快履行报批程序。其中,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努力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比2010年改善60%。
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大气污染突出问题,我市委托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编制了《临沂市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临沂市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行动计划》。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规划编制,先后对规划反复进行论证,几易草稿,形成了初审稿。11日上午,南开大学教授朱坦、清华大学教授马永亮等国内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权威专家和省内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再次对规划进行了审查论证。
“大气防治一直像打醉拳一样,找不到关键点,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想要根治非常困难,有了《规划》后,就能更好地把握住要点,对症下药。临沂城建得这么美,规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相信环境保护规划也是一样。”论证会上,淄博市环保局监控中心高工、博士张向炎这样评价《规划》。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杨金田称,《规划》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早动手改善早见成果。
临沂把自个的“家底”全部掏出来摆在桌面上,哪好哪不好让人一目了然,《规划》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来治理临沂大气顽疾,这受到了与会专家一致好评,对于我市“挂图作战”的做法均给予了充分肯定。朱坦教授说,环保问题是民生问题,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临沂编制《规划》,促进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建设富裕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意义重大,“建议临沂一定要做好大气防治的顶层设计,找出大气污染的红线在哪,计算出环境承载量,这很重要。”
专家认为,《规划》在深入分析了临沂市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明确了临沂未来6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方向和重点,运用技术手段,准确描述了规划实施后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可以作为临沂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时间表:未来6年“三步走”目标
第一期目标(2013-2015):大气污染治理初见成效,环境空气质量相比2010年改善40%以上,重污染天数大幅度减少。
到2015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减少35.0%和31.5%,分别控制在8.16万吨、9.04万吨以内;工业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减少30.0%和18.0%,分别控制在5.25万吨和1.27万吨以内。
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别比2010年改善45.4%、16.4%、41.4%,分别控制在59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129微克/立方米以下,细颗粒物浓度控制在70微克/立方米以下。
第二期目标(2016-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比2010年改善50%左右。
第三期目标(2018-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标,比2010年改善60%左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规划》 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建设生态临沂的总要求,通过实施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和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综合整治和生态屏障建设,构建以颗粒物污染防治为主线的大气污染防控体系,扎实做好“调结构、促管理、搞绿化”三篇文章,着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格局,努力实现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比2010年改善60%左右,“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明显增加的奋斗目标。
链接新闻
防治大气污染临沂市频亮剑 去年优良天数改善幅度居全省前三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12年以来,临沂市实施城区空气质量改善专项攻坚整治,开展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百日集中行动,投资19.3亿元,实施4大类21项系统工程,落实结构调整、落后产能淘汰,重点企业治理、“气化临沂”建设、建筑扬尘防治、渣土运输扬尘防治、拆迁扬尘防治、机动车污染防治、道路保洁、煤场治理等10项工作任务,对3190个大气污染点源实施深度治理,取得扎实成效。201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44天,各项污染物浓度均大幅降低,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2013年,在降雨大幅减少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改善幅度居全省第2位,优良天数改善幅度居全省前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