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结核病防治知识最薄弱的地区,也是结核病高地区,结核病的宣传任务繁重,县乡村防痨医生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贡献最大。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前夕,记者采访了临沂市两位基层防痨医生,听他们讲述防痨一线的亲身经历。
63岁防痨医生徐圣堂:“如果身体允许,再干上10年”
63岁的徐圣堂已经在结防事业上耕耘了35个春秋。早在2011年,徐圣堂就已退休,但因工作需要,他被返聘回沂南县结核病防治所继续工作,这也圆了他“生命不息,防痨不止,退休不退色”的梦想。
作为一个结防战线上的老兵,徐圣堂见证、参与了沂南县结防事业的全程。1979年5月31日,年仅28岁的徐圣堂拿着成立建设沂南县结核病防治所的批文,来到一片荒滩,沂南县的结防工作就是从这荒滩开始的。
徐圣堂回忆,在建设防治所的同时,当地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也在艰难地开展着。“从结核病人发现,我们推着笨重的X光机,扛着简单的行李,住牛棚,喝凉水,跋山涉水,到病人家中督导病人服药。”
“我们结防老前辈王德理院长曾说过,没有结防人员,就没有结防机构;没有结防机构,就没有结防事业。”徐圣堂认为,这句话是对结防人的最高评价,自己也用几十年的结防经历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在徐圣堂看来,一名称职的防痨医生光有高超的技术还不行,还必须和病人心连心。针对结核病患者患病时间长,经济负担重,病人来复查时,时间允许,徐圣堂都要和患者聊上一会,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解除病人的思想负担,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在治疗方面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徐圣堂说,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让患者痊愈。“当听到病人一声‘谢谢’时,我感觉自己才是最高兴、最光荣的人。”
如今,徐圣堂已经63岁了,“如果身体允许,我还想再干上10年。10年,能医治好许许多多结核病患者,让他们恢复健康,重返工作岗位,为社会造福,以此来实现我的诺言,为消灭结核病奉献无怨无悔。”徐圣堂坦言,他热爱结防工作,离不开结防事业。
最年轻防痨医生徐杰:“工作的意义在于被患者需要”
27岁的徐杰从事卫生院防痨工作快两年了。从对肺结核病有偏见,打心底里抗拒这份工作,到开始了解结核病,最后180度大转弯喜欢上这份工作,徐杰是罗庄区乃至全市结核病防治系统内最年轻的基层防痨医生。
2008年,毕业不久的徐杰来到册山中心卫生院工作,“我在门诊、药房都干过,最终在防保站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干起公共卫生得心应手。2012年的一天,罗庄区册山镇卫生院领导把徐杰叫到办公室,说要给他“加加担子”,把全镇结核病防治工作也交给他兼职负责。
一开始,徐杰并不适应,“防痨医生?都是年龄大的老“赤脚医生”干的,怎么让我干这个活。”他经常在心里嘀咕,家人对他的工作也有偏见。
2012年年底,罗庄区结防所组织全区防痨医生培训,徐杰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期间在一次和结防所社防科医生督导访视病人的经历,让他对这一工作态度发生了大转变。
当天,徐杰和结防所社防科工作人员来到一处卫生室,督导村医工作后,来到了一位患者的家,年过七旬的患者看到这么年轻的徐杰,亲切地说:“小伙子,这么年轻,好,好,好啊!”当时的徐杰不知道这几个“好”字代表着老人怎样的心情,但对于他来说,他从这份工作找到了帮扶助人的自豪感,真正意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被患者需要。
从那天起,徐杰像换了一个人,定期联系村医了解患者的信息,并向家里的老人以及周围对肺结核还有偏见的人宣传正确的结核病知识,遇上困难的患者更是热心帮忙。
“有的患者年纪比较大,常常忘记吃药、检查,我们需要及时提醒患者,更有很多患者家庭很困难,有的连乘车都没钱,这时候更免不了帮他们一把。”徐杰说,结核病并没有很多人说的那般可怕,和患者接触之后,更能感受到这些患者需要更多的帮助。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