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调整楼市限购 为何只能做不能说

2014年06月13日 09:52
来源:北京商报
一如外界所料,沈阳限购令的调整在经历一天的“传言”以及操作层面的证实后,被地方政府否认,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地方政府因调整“限购令”被曝光紧急否认,一如业内说的那样:调整限购只能做不能说。
 
又回到那个老问题:限购令到底能不能取消?
 
2010年4月为抑制当时疯狂上涨的房价,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即“新国十条”诞生,规定一些房价过高的城市将限制家庭购房套数,被业内称为“限购令”。
 
政策制定之初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遏制快速增长的房价,二是打击房地产投机行为。政策出台之前的2009年数据显示,全国新房价格累计涨幅创下了24%的历史纪录。
 
在随后的四年里,限购令配合包括限贷等政策,确实起到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打击投资投机的作用,在这一点上,限购令的实施对于挤压房地产泡沫功不可没。
 
但是从当下的实际经济情况看,特别是地方政府面临的现实局面,显然对于限购令的态度已经从抵触到了非改不可的局面。
 
从楼市走势来看,今年以来,全国楼市降温明显,今年前5个月全国54城市住宅销售合计96.8万套,同比下调22.5%。在限购执行的四年间,以投机为目的的购房行为基本绝迹。
 
从后续保障来看,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国已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完成投资1.12万亿元。中国房地产市场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中低收入者有政策性住房保障,中高收入者有高档商品房消费的格局。
 
从整体经济形势的走向来看,前日公布的财政数据显示,受近期商品房销售额下降影响,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延续4月负增长态势,为531亿元,下降2.5%;从房地产营业税看,仅增长0.1%,为443亿元;契税337亿元,同比增长7%,较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城镇土地使用税143亿元,同比增长5.8%,财政部也承认楼市降温对于财政收入影响巨大。
 
尽管我们一再诟病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但在没有找到完全可以替代的支柱产业前,面对财政、就业、经济发展的压力,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无法承担因经济硬着陆带来的后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限购就如同骨头一样卡住了土地财政的喉咙,直接吐掉这块“骨头”是不太可能,但是可以让它调整一下位置,至少让喉咙略微舒服一点。
 
在过去一段时间,在限购上动心思的地方政府不在少数,包括南京、杭州、西安、长沙等已经超过了10个城市,而且不少业内名嘴预计如果楼市下调状况再持续,救市城市的名单可能会越拉越长,到时可能真的会出现一个敢于放开限购的城市,与其让地方政府挖空心思打政策的擦边球,不如适度地调整限购政策。
 
其实时至今日,限购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已然减弱,购房者消费已经趋于理性,即使适度放开限购政策也不会造成房价的过快上涨。
 
从托底经济发展、避免硬着陆的角度考虑,地方政府为何不能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整但不取消限购令?
 
值得点赞的是,沈阳这一次没有完全否认限购令调整,“没有明确发文取消,但局部确有微调”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地方政府下探楼市调整底线的决心。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

合作媒体

  • 搜房网
  • 焦点房产
  • 腾讯蓝房
  • 齐鲁晚报
  • 鲁南商报
  • 交通电台
  • 临沂在线
  • 山东房产联盟
区域:
姓名:
手机:
QQ:

家在临沂网团购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