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兰陵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提升平安建设水平,促群众共享平安兰陵成果。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着力为群众排忧。
坚持领导公开大接访。坚持县级领导公开接访,确保每天都有一名县级领导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其中每月1日为县委书记接访日、2日为县长接访日,3日至31日为其他县级领导接访日,一月轮流一次,接访领导直接负责当天群众来访的接待、协调、处置等工作,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做好解释说明和稳控工作,由接访领导包案,限期解决。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于周六、周日开展大接访活动,周六由党委书记接访,周日由乡镇长接访。落实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制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指导性标准,要求各乡镇每月按照总人口千分之一的数量,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千人以下的村居每月至少排查1起以上矛盾纠纷,千人以上的每月至少排查2起以上矛盾纠纷。同时,建立乡镇派出所接处警一般性民事纠纷、治安纠纷,移送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和村居综治办机制,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194起,基本做到矛盾排查上报无疏漏。
健全机制化解矛盾,着力为群众解难。
健全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在县里建立了矛盾纠纷调解指导委员会,成立了县人民调解中心,建立了县综合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若干专业性、行业性如医患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土地纠纷、家庭纠纷等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开发区)在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同时,在派出所、法庭、仲裁庭等分别设立人民调解室;在村居社区建立健全调委会,由具有威望的群众担任调委会成员,对其进行组织培训,夯实基础调剂基础。今年以来,全县三级调委会的1197个人民调解组织、3365名人民调解员(专职人民调解员34名),共受理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3194件,调结3130件,引导诉讼或移送有关部门处理12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8%。健全逐级调解机制。对排查的基层矛盾纠纷,要求由村居调解组织首先进行调解,调解未成功的,及时上交乡镇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乡镇调解中心每月必须调解5起以上矛盾纠纷。对各类群体性矛盾纠纷以及重大的、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信访问题,由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员进行联合调解。同时进一步整合力量,建立县、乡(镇)两级调解员人才“储备库”,实现资源共享、人员共用。聘用30名退休的司法工作人员组成专业调解员队伍,派驻到各专业调解委员会或调解室开展工作。目前,全县各类调委会共有成员3303人。
健全防控协作体系,着力为群众创造平安环境。
提升全县技防水平。把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建设列入全县二十大民生工程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四件实事之一,高规格推进,高标准建设。按照城区、村居两张网络,村居、派出所、县公安指挥平台三级联动的框架,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推进建设,工程累计投资4449万元。其中,城区主要道路、重点部位、公共场所共安装578个高清探头,农村主要道路路口、村居(社区)共安装4742个高清探头。在县公安指挥中心建设容纳1000路视频信号的监控平台,全县新建基层派出所高清监控平台18处。强化群防群治体系建设。在城区,将县城城区划分为十个片区,整合治安、巡警、派出所、保安等专职巡防力量,配齐装备,开展全天候治安巡逻,增加街面见警率、管事率,提高发现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的能力。在农村,积极构建以基层派出所为主导,以义务站岗、治安承包、民兵站岗等为补充的群防群治巡防网。乡镇按照不低于辖区人口万分之五的比例配齐联防队员,基层派出所所有巡逻警车均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每台车辆每天巡逻不少于80公里,每天通报巡逻情况,切实增加巡逻效果。每村按照不少于4人的标准配齐配好夜间值班巡逻队伍,县综治委成立了十八个督导组,每月对各乡镇村居社区夜间值班站岗情况开展一次督导检查,检查前不发通知,不打招呼,检查结果以视频形式上报县综治办,有效促进了人防措施的落实。
打造基层工作平台,着力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全面推行便民服务中心。以乡镇(街道、开发区)综治办为依托,整合派出所、民政、计生、土地等部门资源,发挥社会矛盾调解和治安巡防两支队伍的作用,在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开发区)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建立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努力把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末梢。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制定印发了《全县城乡村居社区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网格划分标准,结合干部直接服务和联系群众网格、计划生育服务网格,按照“任务相当、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界定清晰” 和 “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差异性、动态性”的原则,综合辖区面积、人口规模、地理环境、发展状况、治安状况等因素,合理设置四级网格。全县共设立一级网格18个,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网格长;二级网格196个,由乡镇班子成员任网格长;三级网格1178个,由村社区支部书记任网格长;四级网格由村两委干部或村民小组长任网格管理员。截至目前,共派出8738名工作者联系网格,城市和农村社区网格化完成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