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热能产业“熊抱”房地产

2014年11月20日 17:22
来源:法制晚报
近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某论坛上表示,地热能利用的技术相对成熟,其平均利用系数是风电的3至4倍、太阳能的4至5倍、生物质能的1.5倍,在可再生能源当中属于优质能源。这样一座待开发的宝库在能源资源禀赋不足、油气对外依存度日益攀升的今天,显得格外珍贵。
 
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地热能应用已越来越受到行业重视。地热能的实践与开发离不开房地产这一重要载体,两者间如何互惠互利,是当前行业思考的重点。
 
一方面,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战略将撬动房地产业新一轮发展,如何健康、科学地建设新城镇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对于新技术、新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受房企的“青睐”。这或将为地热能的发展与应用带来新的机遇。
 
环境问题催生多项利好政策
 
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等诸多中国一、二线城市多发雾霾天气,改变污染环境开发新能源等问题倒逼各行各业出台相关应对措施。
 
据了解,全社会总能耗中建筑能耗约占三分之一,取暖是建筑能耗总量中最大的一项。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地能是核能和太阳能交互作用在地下200米到400米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恒温层,除用于发电外,还可以用于建筑环境调节温度。作为节能和优化组合的重要技术手段,地热资源按品位分级科学合理利用,对绿色城市的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贡献。
 
面对环境与建筑能耗问题,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制政策与激励措施来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为地能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早在2006年,我国就已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被明确列入新能源所鼓励的发展范围,地热能源首次被列入政策扶持范围。
 
近年来,相关政策更加趋于强制化、规范化。住建部要求“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公共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降低15%。同时提出要切实提高太阳能、浅层地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重,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例占建筑能耗的15%以上。
 
实际上,目前不少地区已经开始强制实行绿色建筑,地能的应用就是其中重要指标。
 
据亚洲洁能能源公司设计部主任王桂臣介绍,国家层面对地能应用的扶植奖励政策已经加大,项目使用了地源热泵可以申请补助资金。当前绿色建筑的星级认证标准出台,已经开始修改量化,其中包括地热能的标准。
 
据记者了解,为进一步推广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财政部与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对地源热泵应用工程提供资金补贴,目前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市对地源热泵技术已有明确的优惠政策,包括节能投资项目实行无偿补助、按投资规模给予资助、按节能效果给予奖励等。天津、广东、南京、长沙等省市还设立了节能专项资金。
 
双重需求推动房地产地能开发
 
实际上,地能的应用与推广绝非政府“一厢情愿”,房地产企业对此更为热衷。
 
从市场环境看,随着房地产行业“黄金十年”的离去,房企们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一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无疑为房企带来了新的机遇,广阔的城市投资空间和城市投资持续递增的边际效应,或将成为推动房地产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方面,从科技、环保角度对房企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城镇的较低容积率也为房地产中地能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地热能应用是有条件限制的。以地源热泵为例,其能源是土壤源,因此占地面积比较大,要打很多小的井。所以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土壤状况;二是必须有地方打井,要求容积率低,比如别墅区、学校等地才可以使用。就前景来说,对于新农村建设或新型城镇化建设比较适用,毕竟这些密度比较低。只要在前期开发企业规划得当,大规模使用不成问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向记者这样表示。
 
从行业发展上看,以地热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应用也是行业大势所趋。伴随着受众需求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品牌房企开始布局绿色战略,作为绿色建筑重要指标的地能自然受到关注。实际上,房企关注新能源,对自身发展亦有好处。
 
据记者了解,万达对于绿色建筑可谓“情有独钟”。其作为最有代表性的自持公司,要求所有万达广场项目最低要达到国家一星级标准。这是因为之前万达做过三个一星级项目,一年共节省了一千万成本。
 
对于使用新能源、践行绿色建筑开发的房企,政策补贴力度也有所增大。根据最新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绿色建筑达到三星可按80元/平方米奖励房企,二星可奖励45元/平方米,具体量化了星级绿色建筑补贴标准。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地能等新能源的使用将成为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两者的融合也会更加紧密。一方面,房地产在开发时,可领取相应政策补贴,运行过程中,新能源将为其节余成本。
 
另一方面,随着购房人对于住宅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的使用将成为卖点。同时,绿色建筑也可增加产品附加值,为企业带来品牌效益。
 
模式创新或将引导产业发展
 
毋庸置疑,地热能的发挥与应用对于能源紧缺的我国意义重大,但目前地能与房地产行业的结合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政策等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政府、法规有待健全。目前,虽然出台了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水法》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及地方性政策,政府对推动热泵技术与房地产业结合比前几年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多头管理、缺乏监督机制等问题,影响地能推广应用。
 
其次,人员培养及技术应用需要革新。地源热泵技术是暖通空调技术与水文地质条件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两者缺一不可,这就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我国技术队伍良莠不齐,增大了房地产与地能两个行业间融合的难度;另外,技术层面也有待提升。以地能应用的水源热泵为例,由于维护和技术的问题,可能存在对水的破坏和污染。
 
最后,缺少行业宣传也成为低能推广的障碍。业内人士表示,地源热泵一次性投资比普通热能设备高20%-30%,但是运行费用低40%左右。部分开发企业看到前期投入较大不敢应用。实际上,后期运行过程中企业会节省资金。目前由于宣传不到位以及部分企业领导的主观想法,使得地能在房地产领域应用有限。
 
实际上,虽然地热能推广存在诸多弊病,但行业模式创新或将破除问题。
 
早在1912年,瑞士人Zoelly就提出利用浅层地热能作为热泵系统低温热源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标志着地源热泵系统的问世,但真正意义的商业应用只有十几年的历史。现今,地源热泵已在北美、欧洲等地广泛应用,技术趋于成熟。这些国家对于地能开发与推广的模式可以借鉴。
 
据王桂臣介绍,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正在逐步被中国更多的企业所接受。所谓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这一机制虽然1997年就已登陆中国,但推广并不十分理想。随着地能被更多的企业所认知,此模式既解决了企业资金问题,又处理了地能应用维护、运行遇到的困难,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试水。随着地能与房地产行业结合的不断深入,模式创新或将成为未来行业亮点。两者的结合,也更将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

合作媒体

  • 搜房网
  • 焦点房产
  • 腾讯蓝房
  • 齐鲁晚报
  • 鲁南商报
  • 交通电台
  • 临沂在线
  • 山东房产联盟
区域:
姓名:
手机:
QQ:

家在临沂网团购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