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借优衣库不雅视频事件营销 自媒体广告吸引商家

2015年07月29日 14:08
7月14日晚,微信朋友圈里疯传“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的消息,并且附有不堪入目的照片。有网友怀疑其是优衣库进行的营销并曝出视频当事人的微博帐号,但相关帐号对此进行了否认。
7月15日上午,优衣库官方第一时间回应,坚决否认营销炒作。7月15日晚,北京警方带走包括优衣库不雅视频男女主角等5人进行调查。
7月19日晚@平安北京通报“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事件调查情况,据悉,已有1人因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被刑事拘留、3人被行政拘留。经调查,该淫秽视频中的两名当事人于4月中旬在该试衣间内发生性关系并用手机拍摄视频,后该视频在传递给微信朋友时流出并被上传至互联网。
舆论关注度走势
7月13日,“约聘”微信公众号“yuepin51”发表“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爱爱的”视频,该视频在微信上开始广泛传播。
7月14日晚,新浪微博上开始出现相关视频。该视频开始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病毒式传播。
7月15日凌晨开始,各大新闻媒体接连报道。该信息在百度贴吧为主的论坛、微博上广泛传播。各大品牌借势营销,段子手纷纷出动。一夜之间,“优衣库”的试衣间已经海啸般席卷网络,尤其在微博上如烈性病毒般快速传播。虽然新浪微博话题已经被撤除,视频源也被销毁,但有关这件事的讨论和图片分享已经难以遏制。15日上午10时19分,优衣库通过官方微博“@优衣库_UNIQLO”发表“关于‘优衣库三里屯视频事件’的说明”。15日12时11分,北京市公安局[微博]官方微博“@北京平安”发微博称已介入调查。15日下午,中国网信办约谈新浪、腾讯相关负责人,责令其切实履行好企业主体责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与此同时,很多人表示强烈谴责优衣库这种营销行为,号召对其发动了人肉搜索。从关注度走势图中可以看出,在15日当天,达到了舆论高潮。
7月16日,大量传统媒体纷纷跟进。《京华时报[微博]》刊登两篇文章,《试衣间不雅视频当事男女遭人肉或均为大学生》和《网信办就不雅视频疯传约谈腾讯新浪负责人》,被大量网站转载。《新京报》的《警方查优衣库事件 优衣库:非营销炒作已报警》的文章的转载量近300篇。此外,《深圳都市报》的《三里屯优衣库成景点“城玩”还有底线吗?》《北京晨报》的《优衣库:不雅非我炒作》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与此同时,“优衣库”“优衣库视频”“视频你懂的”“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啪啪啪图片”等关键词仍然在热搜榜。
7月17日,相关新闻报道量开始有明显的回落,但民间舆论仍然持续。《北京青年报》称,从新闻价值上,“试衣间”相对“冥王星”,简直不值一提。但一则新闻走上饭桌,成为大家的谈资,并不仅仅取决于新闻价值。现在的互联网几乎都被娱乐和消费裹挟着。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对视频主角的关注,“人肉搜索”的合法性也成为网民讨论的焦点。
7月18日,相关新闻量持续下降。优衣库事件的真相还没有水落石出,台湾优衣库事件升级版被曝出。
9日,新华网等媒体对该事件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报道,再次引起了网民对这起不雅视频事件的关注。结果显示,这并非是商家的炒作行为,发布这段不雅视频的人已经被刑拘。从走势图来看,再次掀起了该事件的舆论小高潮。
7月20日后,报道量逐渐减少,该事件的舆情逐渐回落。
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对350名网友进行随机抽样,网友观点十分多元。通过分析发现,有三成网友认为此种行为伤风败俗,有悖于社会公德;也有近三成的网友表示,鉴于产生了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定要严惩这种行为,无论是上传视频的,还是视频的当事人;也有12%的网友怀疑这是当事人在通过无下限的方式来炒作,借机上位;有一成的网友以戏谑的方式来调侃该事件;尽管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仍有8%的网友怀疑这是优衣库的一次营销;此事发生后,视频的主角便被人肉搜索出来,有8%的网友表示,拒绝人肉搜索的方式。
认为此种行为伤风败俗,有违公德的占31%。@用户3603702231:“男女主角缺乏社会公德,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
认为对这种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要严惩的占29%。@想旅游去:“如果在试衣间的行为只能行政处罚,建议顶格处罚!”
认为怀疑是个人借机炒作上位的占12%。@马者天夫:“看了一堆关于这个事的新闻,怎么感觉还是这两个人是有借机炒作上位的嫌疑。”@亡命天涯者:“绝对是借机炒作,现在的炒作不怕名声臭,炒作无下限,到时经过洗白,成功上位,多得是这样的案例。”
认为戏谑调侃该事件的占10%。@Amy:“吃水不忘挖井人,称我们欠优衣库一张电影票。”@吐吐:“真心被‘你会不会突然的出现在优衣库的试衣间’这句话洗脑。”
仍然怀疑优衣库是借不雅视频营销的占8%。@周天天:“虽然结果出来了,但我仍然觉得是企业借助不雅视频在恶意营销,省广告费。”@美丽世界丫丫:“这事绝对和优衣库脱不了关系,尽管你一再的澄清,我也觉得是你在操纵。动用两个不知名的职业演员来表演抓人眼球。”
拒绝人肉搜索的占8%。@enjoy哲:“虽然此事确实不道德,但我建议人肉别人的、公开别人隐私的也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拍此片的时候你就要想到有什么后果,当然你人肉别人、公开、转发信息的也需要想到有什么后果。”@ST黄大毛:“网友也真是的,看了就看了吧,干啥要人肉啊。”
其他占2%。
自媒体广告吸引商家
北京优衣库不雅视频事件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共同关注。对此事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广泛的评论。英国《卫报》,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发生了一场性革命,而且这场革命仍没有任何降温的迹象。
《解放日报》称,即使不去质疑商家的动机和道德,光是这种争夺眼球的竞争方式,就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通过正规渠道发布的商业广告,要接受法律约束和行政部门监管。自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普及之后,精明的商家已经开始大幅削减传统广告的预算。因为自媒体上的广告,有可能比传统广告更自由、更廉价、更有效。在法律没有明确界定,或者执法部门无力完全覆盖的地带,就形成了乱象丛生的灰色地带。策划轰动性事件,然后通过自媒体推波助澜,成为屡见不鲜、屡试不爽的营销手段。在某些领域,这甚至已经成为一条庞大而隐秘的利益链条。对于这些新生事物,法律与社会、伦理与道德,似乎都远未做好应对的准备。真正的挑战在于,我们能否防范下一次“优衣库事件”,杜绝那些形形色色的搭车营销、恶意营销?一时的热闹总会散去,但对这场荒唐闹剧的反思却绝不该轻轻带过。
《南方都市报》评论称,恶俗事件里露脸真不是一个大品牌该做的事。获得知名度,但没有足够的美誉度支撑,很容易就被“善忘”的网民抛弃。严肃似乎让现在的互联网舆论环境反感,但理性判断依然是必要的。举个例子,比如说社会化营销被业界最为啧啧称道的杜蕾斯,在“东航空姐”“人贩子”以及这次“优衣库门”都没发声,而其则跟进神州专车的“beatU”事件。
《京华时报》也称,对于商家,拉低底线也是在遗留形象“负资产”。  《法制日报》称,无论是公安部门还是网管部门反应都非常迅速,一切都在依法进行,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不给事件背后的推手以任何的炒作空间和机会,而职能部门的及时介入和表态也引导了舆论沿着正常的方向发展。职能部门敢管、擅管是这次优衣库事件中我国网络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我国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体系逐步健全,法律规定更加明确,可钻的空子越来越少。从优衣库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不断完善法治的基础上,中国的网络管理更加成熟,面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在不断提升。
舆情点评
这是一次颇具轰动效应的网络突发事件,集中了“艳照”“商业营销”“人肉搜索”等一系列能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掀起“狂欢效应”的关键词。男女主角成为人肉搜索的对象,涉事门店变成了一景,优衣库品牌成了关键词,股价也在跟着涨,其他品牌也利用该事件争相搭车营销,网民借着病毒式传播一饱窥私欲。这似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众狂欢。但在舆论发展过程中仍有几点值得关注。
官方快速介入。与以往面对网络突发事件时官方的被动与迟钝相比,这次官方明显很快。在7月14日晚,不雅视频在微博和微信上病毒式传播,而在7月15日,北京朝阳警方就宣布已介入调查。在警方介入的同时,网信办也第一时间对腾讯和新浪负责人进行了约谈,责令开展调查。反应可谓迅速。
社交媒体企业应对速度滞后。而相较于警方和网信办第一时间的介入,社交媒体企业明显反应过慢。在不雅视频短时间内形成病毒式传播且违反我国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地进行监测、屏蔽和删除相关信息。
网民媒介素养在提升。通过分析网民观点可知,网民在社交媒介的参与以理性建设性为主,表达声音十分多元。网民普遍认为类似信息违背社会公德,同时对其他品牌公关、段子手快速跟进,借势炒作营销的行为表示不满。
透过狂欢的表面,这是一起凸显我国依法管理网络能力的经典案例。但我们也要看到,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突发事件不仅体现在行规、法律的跟进完善,还需要相关从业者的自律及完善的市场规制。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

合作媒体

  • 搜房网
  • 焦点房产
  • 腾讯蓝房
  • 齐鲁晚报
  • 鲁南商报
  • 交通电台
  • 临沂在线
  • 山东房产联盟
区域:
姓名:
手机:
QQ:

家在临沂网团购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