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各个职能部门的政策正从多角度着手,上半年高歌猛进、地王频出的房地产行业,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政策紧缩期。
7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证监会有关人士处获悉,证监会在之前的保荐机构专题培训会上透露,上市公司再融资审核新增内容包括,不允许房企通过再融资对流动资金进行补充,募集资金只能用于房地产建设而不能用于拿地和偿还银行贷款。
这是继上海、深圳、南京等地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后的又一记重拳,对于依赖融资买地的房企来说,影响巨大;而对于地王频出的土地市场,更是一种警示。
买地融资受限
证监会是在25日的保荐机构专题培训会上透露上述消息的。
证监会发行部有关人士在会上强调,再融资募集的资金,上市公司应按照实际用途披露,不得通过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变相将募集资金用于其他用途。
一位接近监管的业内人士表示,再融资包括增发、配股以及可转换债券,主要是指股权融资。
对于上市房企而言,通过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进行再融资的渠道被收紧,房企想从资本市场低成本“补血”变得困难。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这样的限制,或是各方利益协调的结果。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看,本应继续放宽再融资。但由于持续宽松政策下高杠杆增多,很多房企大规模融资,同时盲目拿地王,这都是此前中央提及的“资产泡沫”的表现。从这个角度看,政策收紧也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尤其是防止地产行业泡沫的出现。
在今年上半年,土地市场的疯狂全民瞩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全国住宅土地(不计算商业类地王)合计超过10亿的地块有236宗。叠加商业类的21宗,超过10亿地块已经多达257宗。
在这257宗地块里,溢价率超过100%的地王合计128宗,相比上半年的109宗继续明显上涨。溢价率超过50%的地块达到了189宗。
地王潮在前期的一线城市与四小龙(南京、厦门、合肥、苏州)之后,向其他城市蔓延:天津、武汉、郑州、杭州、成都等地,均出现了明显的地王潮现象。
广州一家大型房企高管人士认为,上市房企再融资所募集的资金不得用于“拿地”的规定具有一定针对性,那些拿了地王但土地款尚未付清(分期支付土地款)的上市房企或会有资金压力,对一些“地王制造者”的影响更不容小视。
楼市整体降温
早在2010年,证监会通过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暂停房企重组申请”,这让国内上市房企在内地资本市场的再融资大门全部关闭。
但到了2013年,房企再融资悄然开闸,十几家房企公布了再融资计划。进入2016年,在资本市场持续“外紧内松”的背景下,房企内地融资规模持续扩大,海外融资则持续缩水。
对于上市房企而言,股权再融资成本低,风险小,有利于规模化发展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逐渐成为了房企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共有34家A股上市房企发布增发预案,融资总额达22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9%。
同时,共有19家房企增发预案成功实施,募资总额达687亿元,而在2015年上半年这个数字不过185亿元,相比去年,今年上半年的增发数量和规模都呈现出大幅上涨的态势。
从房企定向增发的主要用途来看,多数房企定增用于项目开发及偿还借款。严跃进认为,再融资收紧,对于房企尤其是那些希望下半年大规模扩张的房企来说,是一个利空消息。另外,这也可能会使部分房企降低姿态,加快推盘来回笼资金。
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土地市场在经历上半年的疯狂之后,下半年降温是大概率,特别是上半年“地王”频出的情况不会再出现;此外,考虑到上半年房价上涨的情况,下半年货币政策出现明显放松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小。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