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杭州拱墅区青莎阁小区的4台电梯,完成电梯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险保费使用物业维修基金审核流程,申请金额成功拨付至人保财险杭州市分公司账户。这标志着全国首个使用物业维修资金购买电梯养老保险的小区在杭州落地。
一直以来,电梯的维修养护问题都是个老大难。由于电梯所有权、使用管理权、技术管理权等分属不同主体,利益关系复杂,导致电梯维保经费被压缩,养护水平低,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的事时有发生。而由于电梯管理责任方复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责任难厘清,很容易发生纠纷。
而今随着不少“00后电梯”步入“老年”,关于电梯安全治理问题也显得愈发迫切。那么,如此困境究竟应当如何破解?
为了破解电梯安全治理难题,近来杭州市和宁波市等地纷纷开展了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改革试点,由保险公司对电梯维保质量进行过程化监督,打造了“长期化、专业化和透明化”的电梯安全综合治理模式。
一方面,通过引入涵盖电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责任保险机制,赋予保险公司电梯长期管理权。在居民电梯共有产权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了物业公司任期制带来的电梯维保服务市场“短期博弈”格局。
另一方面,让政府从“保姆式”管理脱身,转变为“裁判员”身份,出台了《电梯安全社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起草实施电梯维保质量评价标准,建立维保激励机制,明确界定了保险公司、维保企业、物业公司和业主应该负担的职责,为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了制度保障。
与此同时,还引入了专业化力量,打破灰色利益链。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责任保险将电梯维护保养、部件维修更换、整梯置换、检验费用和人身财产损失纳入保险支付和赔偿的范围,赔付越少,利益越高,保险公司在利益驱动下愿意聘请专业技术团队对维保过程进行监督、对零配件修换进行定损和询价,对电梯维保质量进行量化评估。保险机制介入电梯安全管理后,维保费用公开透明,原来的暗箱操作空间大大压缩。
据悉,自2018年以来,杭州市拱墅区电梯投诉量下降32.9 %,市96333处置量占比下降31.8%,参保电梯故障率下降20%以上。
试点地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那么,如何增强试点的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呢?对此,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保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阎建军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领导体制,优化顶层设计。电梯安全治理体系改革,涉及市场监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银行保险监管部门等多部门权限,需要更高层面的协调。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推进,为了解决保费资金来源不稳定等深层次问题,需要对住宅维修基金管理办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等加以修订,改革的难度日益加大,亟需设立跨部门的改革推动机构。
第二,改革电梯安全监察制度,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介入电梯运行管理,打破原有的电梯安全各方责任主体间原有利益格局,物业公司“灰色”收入减少,维保企业靠配件维修赚钱的利润空间被挤压,亟待形成新的利益增长点。在“关后门”的同时,还要“开前门”。建议将杭州市、宁波市和广东省纳入开展电梯安全监察改革创新试点城市。推动“延长检验周期”和“按需维保”政策落地,减少形式主义的、不必要的维保频次规定,提高维保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法定检验成本,释放改革红利。
第三,改进保险监管。建议在市场监管部门和银行保险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按一定比例提取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保费收入,设立电梯保险风险准备金,明确基金计提、支出、投资保值和监督管理等细则,专款专用,确保长期保险承诺的兑现。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