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肖肖)近期,房企融资压力日渐增加。受春节假期影响,房企2021年2月发债规模大幅减少至480亿元,环比减少69.8%,同比减少28.6%。与此同时,融资成本也在上升。
近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房地产的问题应该说现在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我也说到‘灰犀牛’问题,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有专家表示,从政策导向来看,官方后期对于房地产资金监管仍然从严,房企融资难度或将进一步加大。
2月发债规模下降
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2021年2月单月受春节假期影响,交易日减少。境内外债券融资共发行46笔,较上月减少88笔,发行规模折合人民币约480亿元,环比减少69.8%,同比减少28.6%。整体债市表现不振,房地产调控继续影响债市下行预期。
2月境外融资共发行12笔,融资规模约204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73.8%,同比减少21.5%。2月境内债券共发行34笔,发行规模约276亿元,环比减少66.0%,同比减少33.2%,主要受春节假期影响。境内债券发行规模占比约57.5%,较上月提升6.5个百分点,成为2月发债主导。
对此,贝壳研究院分析,除春节假期影响外,境内房地产调控政策与境外通胀预期、美元债利率上行等因素均增加2月整体债市的波动性。同时,境内实体经济回暖,实体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将影响资本流入房地产企业的规模;集中供地政策出台后,房企融资需求将进一步加剧,房企融资难度恐将再度升级。
与此同时,融资成本仍然呈现上升的态势。数据显示,2月境内债券融资票面利率中位数为4.75%,较上月增加0.18个百分点,同比上升30.5%,境内供地“两集中”政策叠加实体经济复苏态势,预计融资需求维持高位,票面利率短期易升难降。
境外债券融资票面利率中位数为6.00%,较上月下降0.35个百分点,主要受到中国海外宏洋单支超低利率债券发行影响,其票面利率仅2.45%,远低于行业均值,同期发行的阳光100债券票面利率为12.0%。房企境外融资成本分化程度远超境内。
当前房企融资面临怎样的市场环境呢?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陈霄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近期来看,受到春节假期影响,加之房地产融资监管趋严,房企发债规模减少,但是随着金融监管加码,以及集中供地等政策落实后,预计接下来房企融资压力会继续增大。
上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卢文曦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市场情况下,房企经营极度依靠流动性资金的现状没有改变,国内贷款难度增加,很多企业更依赖海外融资,与此同时,市场风险也在放大。
在融资难度提升的状况下,房企偿债压力也在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2月境内外债券融资到期债务规模约768亿元,环比下降46.9%,同比增加183.4%。融资新规后,新增发债规模不及到期债务规模已成为新常态,今年3月为上半年偿债高峰,偿债规模预计将达1479亿元,房企偿债压力倍增。
未来房企融资监管趋严
在三道红线之后,房企融资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监管要求。3月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房地产的问题应该说现在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我也说到‘灰犀牛’问题,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持有那么多房产,将来这个市场要是下来的话,个人财产就会有很大的损失,贷款还不上,银行也收不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经济生活就发生很大的混乱。所以必须既积极又稳妥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而这也不是郭树清第一次对房地产做出表态,此前,郭树清曾撰文表示,房地产是现阶段中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官方对于房地产的态度,是否会影响到后续房企的融资呢?陈霄表示,官方表明了对于房地产市场金融监管趋严的态度,未来来看,房地产市场仍是去金融化、泡沫化,各城市因城施策出台相应对的政策,达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积极稳妥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政策导向来看,后期对于房地产资金监管仍然是从严的,因此对于房企来说融资难度或将进一步加大。
卢文曦也表示,官方对于房地产的态度,表明了房地产领域的信贷问题已经被高层重视,后续银行对于房企房贷的管控会越来越严格。三道红线的提出,就像紧箍咒一样,压力会慢慢传导过来。降杠杆成为房企的一大任务,未来房企融资会越来越难,而且融资成本会越来越高,房企需要快速出货来实现资金回笼。
对于未来房企的融资趋势,陈霄分析,三道红线新规加上央行、银保监会划定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红线,从供给和需求端加强房地产资金监管。对于房企来说,拿地步伐或将放缓,尤其对于踩线严重的房企,在拿地上将会更加理性谨慎,严格把控成本,做好财务测算。同时加速销售回款,保证现金流充足,积极开拓融资渠道,提升抗风险能力。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