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低于市场预期,被部分舆论认为中国将是率先退出疫期刺激措施的大型经济体。而几乎同时,美国国会通过了拜登政府的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刺激性政策也正在制定中,因此,有舆论认为,与2008年相比,中、美两国刺激经济的政策走向相反的道路。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与美国不同方向首先是因为两国经济复苏的进程不同。中国在去年采取了更加负责以及更为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很快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并在第二季度逐步恢复了经济与社会正常秩序,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今年则预计会逐步实现完全恢复。因此,中国在坚持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的基础上,逐步退出刺激措施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判断。美国自去年以来疫情防控低效无力,经济持续受到严重冲击,至今市场也未恢复正常运行,因此,美国政府不得不通过财政支出援助受到影响的低收入家庭,并且可能在疫情受到控制后,继续刺激经济以制造更多就业。
两国经济政策的不同,也源于两国的发展目标不同。中国当前考虑的不仅仅是当年的经济增速,还要考虑一个更长周期内的发展目标。中国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过程中,因此,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比增速与规模更重要,如果中国以刺激经济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必然会以不断增加债务为代价,并且其后果将会是冲击实体经济并酝酿金融风险,让经济脱离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美国拜登政府首先考虑的是“不计任何代价”稳定并刺激经济增长,为中期选举和下一轮总统大选“购买”支持率,毕竟其竞争对手仍然具有很高的支持率,尽管代价是美国的赤字率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都创下历史新高。
两国经济政策的不同,与两国2008年应对危机时吸取的教训有关。当时中国为了应对外部冲击,采取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重刺激的做法,在客观上导致信贷快速增长,地方政府债务增加,资产价格上涨,对于基建和地产的依赖持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造业发展,出现脱实向虚与过早去工业化的问题。因此,中国应对疫情采取的救助措施有限和可控,并且及时地恢复正常,避免了恶化经济结构,积累金融风险。美国则不同,美元作为全球货币使得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在采取“不受限制”的刺激措施方面毫无顾忌,2008年美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并持续了几年时间,现在,美国采取了创下新纪录的宽松政策,因为在美国政府看来,宽松政策的后果将会溢出并由全球承担,美国则享有刺激带来的好处,尽管看上去这次形势不太妙。
更重要的是,现在与2008年的环境不一样。当年的情形是单纯由华尔街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危机,随后主要经济体以G20为平台采取了协调一致的应对行动。现在,各国首先面对的是疫情危机,其次才是经济冲击,主要是市场被迫停止运转而非金融危机,是一个“各家自扫门前雪”的状态,不仅是中美之间,各国之间的疫情防控情况和复苏进程各不相同,因此,中美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不同实属正常。这种不同之所以受到市场格外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在美国加强与中国竞争的大背景下,两国的方方面面都会被舆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如果从大国关系角度看,美国的宽松政策无疑会导致美元流动性流向全球,如果中国也同时启动宽松政策而造成资产价格上涨,会刺激更多的热钱流入,从中国资产价格上涨与汇率升值中进行双重套利。而一旦这些投机资本因为美联储收缩而大规模流出中国,对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都会构成冲击,并可能带来金融风险。因此,越是在美国不负责任地推行无限宽松的情况下,中国越要警惕热钱流入的风险,这也是中国宏观政策回归常态化但不会急转弯,并严控地产市场的原因之一。考虑到美国公开表示在“完成目标之前不会停手”,中国国内政策需要未雨绸缪。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