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地产行业的钱越来越不好赚了。2020年上市房企中,有的净利润率仅有2%出头,比一般制造业还不如。
其中也不乏一些利润率仍然保持在高位的房企。净利润率最高的是中海,达到25.68%,华润、融创、保利等也都在15%以上。
不可否认的是,融资成本的差距,首先对利润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是拉开房企间差距的全部原因。以管理费用率为例,管理费用率top10房企中,最低的为建发国际,仅为0,91%,紧接着为中海和滨江,分别为1.42%和1.43%,排在第十位的万科为2.45%。
不过,即使是行业盈利能力最强的中海,其利润率较之往年也是有所缩窄的。其他房企就更不用说了,行业整体的利润率都在下行。地价走高,材料涨价,人工成本越来越贵,销售端溢价受限,倒逼房企纷纷向内部管理要效益。这也是为什么,房企内部各种“节流”手段频出。这几年,一些房企对产品降档减配、对员工优化缩编、对合作单位动用商票保理工抵房等等,一系列的操作,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做砸了。
今天明源君就梳理下,房企在降本提效方面的差距是如何造成的,有哪些误区是房企应该及时避坑的。
缺乏长期主义
把成本管控变成压榨合作伙伴
集中供地以后,一些成本人和工程人都表示压力山大。项目拿地成本高企,必然倒逼项目开发提速,同时,可能间接影响到供应商付款。
有工程人就告诉明源君,最担心就是公司没钱,进度款支付被卡住。事实上,目前很多房企已经将供应链金融玩得很溜,能给商票的绝对不给现金。某百强房企,只要超过10万块的工程款都不给现金。
表面上看,供应链这一端不仅省钱还赚钱。事实上却未必。
现阶段施工单位的利润已经薄如蝉翼,再经过层层挤压,很多施工单位都面临亏损风险。
这造成几个后果:
①项目层面,施工单位配合度差,项目进度质量安全上不去。施工单位为了盈利,必然想方设法索赔,扯皮事件倍增,加大了管理难度,也拉低了工作效率。
②长期来看,过度苛刻的付款条件造成劣币驱逐良币,优秀供应商流失,不利于房企长期发展。
③由于施工单位不给力,房企员工向下补位压力增大,导致员工需求增大,或员工压力太大而流失。这些都是间接的人力成本,很多房企并没有考虑到。
事实上,反观业内那些管理费率低的标杆房企,无一不是用长期主义来看待合作关系的。
比如中海的成本之所以控制得很低,一个重要原因是中海在对外合作时,付款特别快,合作伙伴为了保持合作关系,干活也很卖力,这样久而久之整体效率上来了,综合成本就可以进一步降低。
滨江也是类似。滨江有一些供应商已经合作二十多年了,彼此默契非常高。滨江从不拖欠合作方的钱。因此,滨江的员工可以每天只工作7小时。即使员工下班后没人在现场盯着,施工单位、监理公司出于对滨江的信任和长期合作的愿望,也会继续努力。滨江的人效在业内首屈一指,一个项目只需要3~5个人,做出来的项目不管在市场上或者在业内都有较高的认可度。
为了控成本而控成本
成本省下来利润却没有增加
为了达成目标成本,房企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项目进行成本优化。
据了解,目前头部房企基本都有一个成本适配标准,要求项目成本配置上对敏感性成本多投入,对非敏感性成本少投入。而在实际执行中,由于成本紧张,往往不得不减配降档。
最后发现,一些项目的成本是省下来了,利润却没有增加。为啥?
在一些供需均衡的三四线城市,同区域内几个楼盘接连开盘,自家的项目因为成本预算少了,各方面配置都不如竞品,或者跟竞品项目高度雷同毫无优势,结果对方先抢先开盘收割了一波客户,到了自家项目推盘的时候发现卖不动了。
这个时候,为了加速去化,不得不大规模动用渠道代理,营销费增加。同时项目去化速度慢,每一天都有几十上百万的钱在浪费。回款不及时还影响了资金的周转速度。整个账算下来,发现省下来的那点成本完全覆盖不了浪费掉的钱。
成本管控模式落后
无法从源头上进行成本管控
地产成本管控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本结算
第二阶段,成本控制
第三阶段,成本策划
目前,头部房企大多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而一些中小房企还停留在第二甚至第一阶段。三种模式,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成本在项目中介入的早晚,以及成本在整个开发流程中的话语权大小。
成本在整个项目开发流程中介入得越晚,就越难以发挥其成本管控的作用。比如说,目前一些房企的成本是在拿地阶段就介入,而有些则是方案阶段,有的是在开工后。就成本管控而言,策划>管控>结算,成本在整个开发流程中话语权小,介入浅,注定了成本只能在细枝末节上死抠,无法从根源上去规避跑冒滴漏问题。
举个例子,集中供地之后,有房企为了提高拿地概率,要求测算必须精细到各业态建筑材料的级配。这就要求成本这个阶段与投拓及设计深度交圈,形成共识。相反的,有些房企在投资阶段不让成本介入,投拓人员只能根据公司的产品标准进行测算。结果测算结果偏高拿不到地,测算结果低了拿的地太贵。
又如方案阶段,除了少部分房企有自己的设计院外,大部分房企的项目都委托当地设计院进行方案设计,工程、销售、成本等多部门较少有机会在设计环节难以发声,无法共同进行成本的总体策划研讨。造成设计方案单一,而且很难进行方案的总体成本对比。然而大家都知道,方案决定了项目60%的成本,方案一旦定下来,后期成本可优化空间就非常小了。
缺乏全员成本意识
成本管理变成成本一个部门事
很多房企的成本管控是成本一个部门的事,其他部门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观行业内那些成本管控出色的房企,无一不是成本全面抓,不仅开发端要控成本,内部管理也丝毫不放松。
有“利润之王”称号的中海,之所以利润遥遥领先,除了低融资成本外,更重要的是其超强的成本管控能力。中海不仅仅是融资成本低,而是系统性成本控制,即要求各部门各成员参与到成本管控。
比如行业内很多人知道,中海的员工打印纸张时必须双面打印,不能浪费其中一面。这仅仅是其中一个细节,事实上,其行政部门在成本管理上,还有诸如中午休息时全面熄灯,员工文具发放严控,下班关闭所有电器电源等等细则要求。营销部门的成本管控,则多用自销团队而少用代理,多个地方公司的营销费率普遍在1.5%以下;示范区建设中,景观示范区、售楼处等多做实景少做临时建筑,减少后期拆改浪费。去年中海的整体销售费用率1.9%,比同为标杆房企的万科低6%。
钱是全体员工一分分省出来的。反观一些房企,别说行政部门,就连开发条线的成本意识都比较薄弱,对成本管控动作不配合,不重视,或者跨部门间交圈不足,成本管控非常被动。比如方案阶段,设计只想着自己的方案要出效果,营销只顾增加配置让产品好卖……营销、设计等与成本交圈不足,导致成本投放轻重失衡……
其实,据明源君了解,目前房企尤其是规模型房企内部成本管理体系设计都相对完整,彼此间差距并不是很大,最大区别在于落地执行情况,而落地能力又取决于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及利益的如何分配。比如在进行成本配置时,如何找准对标项目、确保数据的相对完整和准确,这是最难的,需要明确到每个层面由谁主责。这也是一直以来困扰着一线成本人的问题。
人力成本走向极端
要么过渡浪费,要么过渡压缩
人力成本是房企管理费的主要构成。从这几年现实情况来看,地产优化缩编愈演愈烈,很多房企出于开源节流的需要,首先向自己的员工动手。其中不乏矫枉过正者。
一些房企在缩减编制,降低薪酬待遇的时候,就是纯粹考虑怎么把人力成本降下来,却没有考虑到,降低管理费用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盈利。
事实上,人力成本不一定越低越好,如果提高人力成本投入可以增加公司的绝对利润,这样的成本的成本投入绝对是值得的。
举例来说,房企进行人才结构升级以后,人力成本比原来增加一倍,同时,利润也比原来增加了一倍。乍一看好像管理效率没有提升,但实际上,公司的绝对利润却大幅增加了。
著名的管理学家杰克·韦尔奇认为,工资最高的时候企业成本最低。华为任正非也说过,华为人都不是人才,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当部分房企大刀阔斧优化缩编的时候,也有房企反其道而行之,积极招募储备人才。因为这个时候更容易以合理的薪酬招到优秀的人才。
人力成本的另一个极端,体现为人力成本虚高。前几年,高薪从同行挖角的房企不在少数。房企大多热衷于聘用从大房企出来的人才,其中不乏优秀者,但也不乏滥竽充数者。
一位商业地产的成本人跟明源君交流时便表示,公司特别喜欢用某商业标杆房企出来的人,但这些人来了之后,很多与预期相去甚远。
其认为,现在房企招聘环节大多存在误区。hr过度看重履历,却忽略了,这个人一段工作履历的完整性。有些成本专员一个项目都没做完,就直接挖过来当成本经理了。能力与价值不匹配,不仅浪费了人力成本,也拉低了项目的成本管理效率和效果。
另外,新老员工工资倒挂严重。有些房企内部,新招聘的同岗位员工平均工资比老员工高30%以上甚至更多。对此老员工必然是很难接受的,这直接加大了老员工离职的概率。
据美国劳工部的估计,替换一名普通跳槽员工的成本约占员工全年工资收入的三分之一。更严重的是,一名员工离职可能会引发三名员工的离职意向。大量人才流失,对房企而言无疑也是一项隐性成本浪费。
小结
成本管理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成本方面的专业人才,更依赖于房企管理层的价值取向,以及公司组织体系和制度文化的支持,单靠成本一个部门单打独斗是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