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国土资源部名下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与土地利用管理司共同举行一场“当前土地市场形势分析专家座谈会”。国土资源部相关人士表示,总体来看,“天价地”是土地市场中的个别现象,从当前的情况分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群发效应。同时,对以往“天价地”的跟踪表明,“天价地”不一定能实质性推高房价,反而可能出现毁约退地、延迟开发等现象,甚至存在调整规划条件等不规范行为。
相关专家提出五点建议,严格监控楼市,防止天价地的产生。
1.关注土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变化,及时跟踪,稳定市场。对于房地产市场先于宏观经济回暖,且短期内复苏较快的迹象,要及时跟踪,了解市场动态和趋势。对出现的个别“天价地”密切关注,防止“天价地”现象的蔓延和跟风,更要避免公众恐慌心理的产生,维护市场的稳定。
2.进一步注重关系民生的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应,要注重科学规划,合理有序配置土地。同时,可以探索保障性用房的新形势,如住房“以旧换新”,鼓励一些中等偏下的居民买新房,把置换下来的旧房用做廉租房,一方面满足了各个阶层居民的必要住房需求,同时充分尊重了市场过滤机制。
3.严格控制供地单宗土地规模,加大供后监管力度。地方政府在供地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单宗地的供地规模,将较大面积的地块划分为合理规模的小块地供应。供地后,从控制闲置土地和监控规划指标执行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防止投机行为的出现。
4.全面研究,充分发挥金融信贷杠杆对土地市场的作用。国内外经验均表明,在历次经济调整过程中,金融信贷政策均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能够取得明显成效。在研究土地市场时,必须全面研究其背后的金融信贷、收入分配及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充分发挥调控政策的整体作用。
5.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正确引导舆论宣传的主流基调。中央及地方政府不仅自己要公布相应的信息,同时应把相对细化的信息提供给社会的研究机构,使他们都能够参与分析,给社会提供更多的信息判断。在经济刚刚企稳,尚存在波动风险的特殊时期,要正确引导舆论宣传的基调,引导市场消费预期,这对于个体和整个社会都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