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写过一篇博文,预计2009年中国的房价会低迷,不曾想中国的房价在这个夏天出人意料的猛涨,究其原因,还是短视的政府宏观调控所带来的副产物而已。要说房价走势,还得从中国经济走势说起。
明眼人可能都知道中国经济的问题所在,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经济结构的不均衡,消费市场的持续低迷,经济增长长期依赖依赖投资与出口,缺乏可持续的内在增长动力;
2、长期依靠外部资金输入性的投资增加以及出口拉动所带来的贸易顺差必然导致通胀压力;
3、资金流动性过剩带来的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持续加大;
4、贸易顺差带来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贸易摩擦;
这些问题可以归结到一点:消费增长乏力使得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和质量,连总理温家宝也说“中国经济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消费为什么会持续低迷?无外乎两点:房地产泡沫持续挤出消费能力,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压低消费欲望,消费不打开,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无动力。
问题症结找到了,那么针对性的破解其实并不那么难。原来以为中国政府会借助这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放弃8%的GDP增长底线,拿出实际行动,打碎房地产资产泡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而真正打开消费增长之源,为中国经济下一波长期持续增长做准备。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中国政治体制决定了各层面政府的短视,为了短期的增长数据,政府宏观调控大部分的努力仍停留在扩大投资、激活出口上,消费激活停留在农村消费层面,却对城市消费的激活无能为力,这些措施对于打开消费市场并无多大作用。
2009年上半年官方的GDP增长数据是7.1%,这在哀鸿一片的全球经济中可谓一枝独秀,但其中看看增长的实质就知道,这些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按照摩根的说法,投资对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8%,这是过去10年43%均值的两倍;其中投资又是以不负责任的银行贷款融资的基础设施支出为主体,无非是投在高速公路、高铁、铁路这些领域了,说实话,根据我跑中国高速的经历来看,大部分省份的高速公路利用率是相当低的,这些投资未来演化成的实际生产力是相当有限的,这些低效的投资只会增加当期的GDP,但对未来长期的持续经济增长贡献不多。
其中一些银行信贷的资金流入了开发商的手里,正是由于这些宽松信贷的支持,开发商们才有了惜售捂盘的底气,也有了中化方兴们的高价拿地的豪气,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的资产泡沫。
退万步讲,即使这些投资是投在了实体经济上,按照目前的套路,无非是扩大产能,扩大的产能满足谁的需求呢?如果出口还是不景气,国内消费还是持续萎靡,扩大的产能只能变成过剩的产能,一样转变不成实际的生产力。
再说出口,世界需求都不景气,出口给谁呢?再说危机时人家也要保就业啊,出口从根本上就不可行,要不最近出来那么多贸易摩擦呢。虽然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增加了出口退税率,如果连需求都没有,再大的激励也是白瞎。
最后我们看看宏观调控的消费调控部分,从目前出台的政策来看,主要是指向激活农村消费,政府也清楚,房改、医改、教改已经把城市居民折腾得够呛,城市的消费力不是短期能解决的。我爸妈尚住在湖北老家的小县城里,也属于这批被激活的对象,确实有政策在执行,家电补贴下乡、汽车下乡、农村社保等等都在搞,但感觉还不如前几年的税费减免与教育学费减免来得作用大,我爸妈趁着家电下乡换了一台冰箱,容声的,说是补贴300多块,但价格却和北京家电超市的差不多。汽车我爸妈是用不着也买不起,屁点大的小县城,有个电瓶车又环保又经济足够使了。农村社保正在执行,大概一个人要交3万多,每个月起始只有10块钱,呵呵不说你也知道,这个在农村是没有人愿意上的。
即使这些刺激政策有效,但所起的效果毕竟有限,农民的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副业与打工,工都没得打,家庭就没有闲钱,没有闲钱哪有消费啊,再说农民最看重也是最大的消费还是盖房子,说实话,现在农村宅基地和建材价格已经有些离谱了,农民也跟城里人一样深受房地产泡沫之害。
在中期内,我认为中国消费的主体还是城市居民,这一主体的消费不打开,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性是值得怀疑的,中国政府不能无止境地印钞票、发债,然后去支持低效率的投资吧,所以看中国经济是不是走上良性发展道路要看是不是有切实的措施来激活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
截至目前,我没有看到有相关实质性政策来针对城市居民的消费激活,所以我对中期内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悲观的,靠印钞票、投资基础设施来撑GDP终究撑不了多久的。
照目前的情形,经济发展都不可持续,高房价更是如此,我们大家有幸来观看本世纪初房地产业最后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