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居民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城市,一座把保障性住房看作是改善低收入人群基本工具的城市,其经济适用房项目的利润率竟高达17.5%左右,难怪上市后遭到申请人的集体弃购。
这种具有讽刺意义的弃购,不仅是对住房保障政策变味后的谴责,也是对经济适用房建设过程中暗箱操纵的质疑,更是对这一民生住宅产品丢失民意后的反思。
其实,遭到质疑的经适房楼盘之一名为安苑二期,在开发之前就注定要出现今天这样的尴尬局面。因为,在开发企业石家庄市安居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与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确立了从属关系后,这样的“上阵父子兵”架势,就已经保证不了这片经适房能够盖得价廉物美。而当地房管部门在回应质疑时所称的“建材涨价”更显得十分荒唐。因为在盖这栋经适房时,正好是建筑材料的低峰期,即便不是低峰期,作为住房保障的建设和管理部门,也不能如此可笑地“秋后算账”。
如果说现在的许多经济适用房都在后期的分配上做假,进而沦为一种行政腐败的话,那么,这种在前端就套利的“上阵父子兵”就是在盘剥。对那些住不起房的人来说,这就更像是一种强盗行为。我以为,石家庄这家叫安居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的开发商,配不上“安居”这个名字,更配不上国家赋予的土地、规划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一处在城市边缘盖出的经济适用房楼盘,利润经初步核算后竟高达17.5%左右。我们不禁要问,那块地价公示了吗?那批材料的价格披露了吗?是谁决定了这对“上阵父子兵”去盖这栋经适房的?为什么在审计部门还没审出结果之前,有关方面就草率认定该批经适房定价合理,没有发现虚报现象?
国家明文规定,经济适用房的利润不能超过3%。那么,就安苑二期而言,还有近15%利润到哪里去了?是当“父亲”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还是当“子女”的提供了假报表,将利润一笔勾销?
眼下,国家有4000亿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其中的三分之一多,都投入了经适房的建设当中。如果这些项目都搞成“上阵父子兵”的话,那么,独立招投标、第三方公立性等公开、公平、公正程序还有什么意义?或许,正因为有“上阵父子兵”的存在,土地成本变得无法控制,建设成本变得收放自如,项目监理变得自家人说了算。这样的经济适用房“经济”了谁,“适用”了谁,便一目了然。
在房价飞涨的今天,当中低收入人群指望不上商品房,而将经适房当作唯一一条路径时,一批比市场价还要高的经济适用遭到弃购,显然是对中国公共地产和民生地产的扭曲。它表明,在住房的每个毛孔,每条血管里,都流淌着肮脏的权力交易和腐败基因。同样,它也更表明,经济适用房在制度设计上是有严重缺陷的,在这个缺陷面前,除了住房的不公平外,被我们抛弃的,很有可能还有对公共住房政策本身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