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收紧和利率优惠将于年底取消的传闻,给购房者造成了恐慌。
本周,上海的购房者开始四处托关系,督促银行快点审批房贷合同,试图抢搭优惠政策的末班车。“抢贷潮”在很多城市出现。
对实施了一年的房地产政策要调整的各种猜测报道骤然多起来。尽管住建部内部近日下令,在下个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未定调之前,各官员不能在任何场合发表对优惠政策止、续的看法,以免引发市场异动,而媒体仍然在报道并且不断深入。一个需要决策者正视的问题被抛了出来:房地产虽然拉动了50个行业的增长,但是房价却疯涨到让更多的人买不起了。
去年11月,为刺激需求,政府下调了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并减免了房地产相关税费;开发商获得贷款变得容易很多,并且下调了商品房建设的自有资金比率,使开发商提高杠杆率……这些成为抵御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一系列计划中的组成部分。
过去的一年中,房地产市场明显反弹,但副作用也如影随形,淘汰过剩产能这个老问题只好“暂时搁置”,楼市火爆,钢筋水泥等行业变得无法抑制。另外,疯涨的房价也将人们的消费结构推向“畸形”——当收入都用来买房子时,日常消费受到抑制,终端需求难以启动。
高得离谱的房价,让买不起房子的人感到“彻底绝望”。
“买个70多平方米的房子要150多万元,花近50万元首付,按揭30年,利息算下来也已经接近80万元了,这样总的来算买下这栋房子一共需要230万元。”在北京一家网络公司工作了四年、和妻子租住在一间35平方米房子的张辉说,他已经放弃了趁年底前优惠政策仍有效而买房的决定。他们两人的积蓄以及双方父母能够提供的赞助,不足以支付首付。今年,北京四环路以内商品住宅期房均价已达2万元/平方米。
购房成了与他们无关的富人的投资游戏。他们有真正的购房需求却成了“局外人”。
被称为“民间地产评论员”的时寒冰愤怒地说,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传销场所”。
他逐一分析说,地方政府通过控制地皮——他们最担心房价暴跌,把地皮割成一块块的,高价卖给开发商。银行大量放贷,开发商拿到钱,回去盖个房子,包装一下,摇身一变就成了高档“传销商品”。然后,开发商委托中介机构承销,卖房时中介再找些托儿排队,造成房子脱销的假象,吸引大批炒房者充当下线。经过一轮加价炒作,房子传递到金字塔的最底层——有居住需求的购房者那里,最后只能接受这个“高价传销品”,而成为替银行打工的房奴。
加入这场传销盛宴的还有一掷千金、迅速拿地的央企,舆论认为,他们和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中介机构共同推高了房价。
谁来扭转这个局面?毫无办法的“局外人”寄希望于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能将这个问题列入议题。
“房地产业、产能过剩的行业信贷都将被压缩。”周二,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何志成说:“今年财政投资启动的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将给明年的经济增长带来坚实的基础,同时全球经济回暖也将使中国的出口好于今年。所以保增长不需要再过度依靠房地产这一个产业。”
有居住需求的购房者们希望,这样的一些“利好”声音能够多起来并传递到上面。(王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