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王宁到临沂援建天元集团川剧院、影剧院的施工现场视察情况。在现场,程守田介绍完他们的质量目标与工作方针之后,将工人们集合起来,为他唱了这首临沂援川之歌。原本由于时间关系,他们打算只唱一段就结束的,但是,王宁听得非常投入,还跟着曲子的节拍用手打着节奏,他们又继续唱下去,一直将四段全部唱完,王宁还沉浸在歌声的感染与震撼中。“是沂蒙颂的曲调吧,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真是太好了,这是沂蒙精神的再现。过去沂蒙精神在全国很叫响,在这里唱起这首歌意义非同凡响,质量第一,双零双百,沂蒙人就是不一样,就是铁打的队伍,能打胜仗打硬仗的队伍,在过去是,在当代也是。”王宁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激动地握住程指挥的双手一个劲地说沂蒙精神好,沂蒙文化弘扬得好,这值得四川人民学习,并久久谈论着有关沂蒙精神的话题不肯离去。
重重困难,挡不住“临沂速度”
在北川重建的工地上,所有临沂援建人员在沂蒙精神的鼓励之下,经过共同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其中,“临沂速度”是被广为称道的。
根据山东省援川办的统一安排,临沂市对口援建北川通口镇。通口镇位于三县交界,属典型的山区乡镇。大地震给通口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过渡安置房建设点多、线长、面广,施工难度大。14个村相距最远处40公里,板房建设点从海拔600米的镇驻地到海拔1150米的井泉村建房点高差达600米。面对通口镇山路狭窄、交通不便、场地狭小、布点分散等,特别是受唐家山堰塞湖威胁,14个援建村中有9个不能通行的实际,为了尽早让灾民有所居住,临沂施工人员加班加点,用最短的时间出色的完成了板房建设任务。
2008年7月14日,临沂市市长张少军将717套高质量板房的金钥匙交到通口镇负责人手里。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临沂市对通口镇的场镇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在通口镇,临沂援建人员率先完成了过度性板房的建设交接,指挥部率先进驻灾区乡镇指挥援建工作,率先启动了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率先完成了乡镇场镇项目的立项、批复和工程开工,率先进行了灾区支教工作,率先完成了乡镇场镇援建项目的全面竣工和整体交付;转战北川新县城之后,又实现了安居房85天封顶、影剧院40天封顶的战绩。
双百双零,“临沂速度”有质量
“援建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又必须按期完成,加之当地复杂恶劣的施工环境和条件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必须抢主动、抓工期,坚持白干夜战,全天候施工,坚持倒排工期、自我加压,一天当作两天干,晚上当作白天干,雨天当作晴天干,克服种种困难,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在11月7日的汇报材料上,程守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