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买房”当仁不让地成为经济社会的一个热词。一些大中城市“地王”频出、房价普涨,投机旺盛、市场过热,不得不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点刹降温。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却是大量新盘无人问津,“去库存”压力巨大……这一轮楼市风云,牵动人心,备受关注。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房地产发展做出重要部署,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这一明确定位,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不少纠结于房价涨跌、看不清楼市走势的群众送上了一颗“定心丸”。
房地产业涉及住房民生、公民财产权,更涉及土地政策、金融安全、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是否平稳健康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过去十多年,房地产行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了重要支撑,但是过度投机引发的危害也不可忽视。如果任由炒房投机大行其道,不仅会引发社会的集体恐慌,加大房地产泡沫和潜在金融风险,而且楼市短期虚假繁荣和高额利润,还会导致全社会资源要素向房地产聚集和流动,对实体经济产生“虹吸效应”,对我国未来的总体竞争力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在国际上亦是有惨痛教训的。从美国到日本,从香港到阿联酋迪拜,房地产过度投机以致泡沫破灭给经济带来的伤痛至今仍未完全消除。溯本求源,偏离了经济规律的房地产业逃脱不了泡沫破灭的宿命。这些前车之鉴,令人警醒。
如何驯服房价过快上涨这头“猛兽”,遏制投机炒房行为,促进房地产走向理性成熟新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出了新药方,强调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立足长效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精准的调控政策是关键。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冰火两重天”,分化态势明显。分类指导,因城施策,乃至一区一策,已属必然。对于库存压力较大的地区,关键是打好“预防针”,扎实做好结构调整各门功课,努力形成驱动增长的新结构,通过吸引更多人就业落户的城镇化实现“去库存”。对于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区,则要吃准“退烧药”,通过采取限购措施、增加购房成本,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增加市场有效供应等手段,防止过热。只有双向发力,既保持一二线城市市场平稳,又带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才能确保住房市场长期可持续稳健发展。
长效的机制体制是保障。要加快住房制度、土地供应制度、住房金融体系、房地产税收制度、房地产市场规制、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制度建设,综合运用,形成“组合拳”,构建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风物长宜放眼量。从长远看,我国新型城镇化还要经历相当长的过程,今后住房需求还将呈增长态势。在这一背景下,只有理性看待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借鉴国际上的有效经验,真正将相关调控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并不断完善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切实保障民生、稳定发展,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梦想实现。(经济日报评论员)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家在临沂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邮箱:405369119@qq.com